“解構”元宇宙:新興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本網訊 國內影星余文樂花290萬買下一個朋克頭像,世界拳王泰森花19萬買下一個貓咪頭像,NBA球星庫里用116萬買了一個猴子頭像!一張互聯網上隨時可以下載復制的JPEG圖像賣出4.5億,一段75秒的音頻賣出4.2億!隨著NFT與數字藏品的爆火,掀起了元宇宙(Metaverse)的熱潮。
有人說,所謂的“元宇宙”只是虛擬現實換了一個稱呼,是資本家用來壟斷科技市場,收割韭菜的商業運作;也有人說,元宇宙象征著人類科技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發展,在未來對于各行各業都有著巨大的貢獻。真相究竟如何呢?元宇宙真的是一個騙局嗎?
隨著各個科技巨頭公司的轉型,如騰訊、阿里巴巴、Meta(原Facebook)、微軟等,都在元宇宙中注入大量資金研究開發。尤其是Meta(原Facebook),自更名之后,Meta將更加專注于轉向以虛擬現實為主的新興計算平臺。目前是國內外布局元宇宙最為激進的科技巨頭,其計劃5年內轉型為一家元宇宙公司。馬克·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是下一個前沿,從現在開始,公司將以元宇宙為先,而不是Facebook優先。也許未成形的元宇宙,就是紙上談兵;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與數字孿生技術的更新迭代,元宇宙定會在人類科技發展史開創一個新的紀元。
如成生輝博士一書《元宇宙:概念、技術及生態》中所著,元宇宙并不是由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來主導,也很難由誰來主導。元宇宙其實是未來科技不斷發展的結果,但在元宇宙完全形成之前,我們很難想象它的終極形態。成生輝博士的研究方向是可視化及可視分析,這和元宇宙緊密相關。他在西湖大學成立了智能可視化實驗室,指導和帶領團隊。目前正在研究元宇宙的基礎框架和“落地”需要的技術。構建元宇宙所需的各個技術,涵蓋了技術的概念,目前技術發展的狀況,該技術能夠解決的問題等。“一個完整的元宇宙世界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而且不是單一領域的技術,而是諸多先進技術的結合。”
一個完整的元宇宙需要結合多個領域內的核心技術,如區塊鏈技術、虛擬引擎技術(游戲與圖形)、數字孿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網絡及運算技術、物聯網技術。“以虛擬現實為例,真正的虛擬環境應該是能夠模擬出人類的‘五覺’,也就是味覺、視覺、嗅覺、觸覺、聽覺。但是就目前的技術而言還做不到。”
我們生活在一個現實宇宙里,由物質和能量構成,雖然整個宇宙的物質和能量近乎無限,但是目前人類能夠利用到的物質和能量卻是有限的。可如果是在虛擬世界的元宇宙(Metaverse)中,我們能夠以利用的物質與能量將不可估量。人們總是幻想一旦有了元宇宙,自己就能化身成為蝙蝠俠,美國隊長又或者金剛狼那樣的超級英雄。只能說,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游戲是最容易構建元宇宙生態的,但是距離實現元宇宙的終極形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隨著元宇宙發展,各行各業甚至醫學都將涉及,人們可以在元宇宙中和醫生交流,不用一遍遍跑醫院了,上樓下樓掛號叫號取藥都可以免了,這簡直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事。整體來說,未來數十年我們將會實現在全球任何一個地點可以隨時上網,未來十多年內無人駕駛汽車和人形機器人將會比較普遍的普及,家庭當中元宇宙將逐步走入人們的生活,金融支付系統當中將更多使用數字人民幣,如果在國外是使用數字貨幣。基于此,我們將會實現在未來數十年當中生活的巨大變化。
如果說上個世紀代表著大規模生產和互聯網崛起的時代,那么21世紀可能以創造和擴展虛擬世界或“元宇宙”世界而聞名。它有望比目前互聯網所取得的成就更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協作性。元宇宙絕非單純技術發展,而是一次巨大的社會變革,將整體推進人類科技文明進程。因此元宇宙對未來的影響,怎么說都不過分,它的不斷發展,將完全改變人類的生存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