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裹鮮”開通浣洗洗鞋服務,能否撥開生鮮電商發展迷霧?
連日來,業界對“生鮮第一股”的討論甚囂塵上,評論多表現出對“生鮮電商”前途的擔憂和迷茫。生鮮電商曾一度被認為是新藍海,然而從2021年開始,多家生鮮電商平臺相繼關停或撤出部分城市業務。與此同時,疫區居民通過生鮮電商平臺搶購物資的需求暴增,政府也頒布多項鼓勵生鮮電商積極發展的政策。重拾輝煌還是窮途末路?生鮮電商的未來可謂迷霧重重。
就在近日,順豐速運的合作伙伴“果裹鮮”上架了多款服務產品——浣洗洗鞋卡,浣洗旗下平臺“浣洗商城”也同步上線果裹鮮商品,邁出了生鮮電商平臺與洗護平臺打通的第一步。此舉能否為生鮮電商的發展尋找到一條新的道路?
相似消費場景催生平臺融合
不管是生鮮電商還是洗護服務,同為生活服務類平臺,在消費場景上還是存在著眾多共通點的,用戶享受的都是足不出戶送貨/服務到家的便利性。而平臺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滲透用戶的日常生活。
果裹鮮平臺涵蓋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生鮮食品、預制菜等多種品類,滿足了用戶隨時購買全國各地各品類商品的需求。
當下洗鞋市場方興未艾,洗護市場深耕五年的浣洗趁勢聯合豐巢推出洗鞋品牌“速洗鞋柜”,以豐巢全國30余萬智能快遞柜為交付終端,社區近景交付體系更加多元,滿足用戶不同場景的洗鞋服務消費需求。
雙方平臺的打通,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多種日常生活所需。
優勢互補或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在產品層面,果裹鮮作為順豐速運合作伙伴,具備先天的品牌、物流等優勢,而服務產品的上線,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增加用戶粘性。
在用戶層面上,浣洗在全國擁有1400余萬的用戶基礎,或許可以為作為地方性平臺的果裹鮮帶來更大的用戶流量;而用戶對生鮮商品的高消費頻次,或能為浣洗洗鞋服務帶來更多的曝光。
在模式上,互聯網洗鞋行業基本采取的是用戶手機下單,快遞上門取送的“到家模式”,速洗鞋柜創新性地推出了以快遞柜為交付終端的“到柜模式”,而生鮮電商目前存在“到家模式”、“到家+到店模式”、“到柜模式”、“到站模式”等多種形式。這些模式是否值得洗護行業借鑒?還有待業內人士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