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數字藥物賽道布局正當時 數藥智能如何跑出數字療法加速度
“腦健康行動”正式啟動 百億腦健康市場蓄勢待發(fā)
2022年7月我國“腦健康行動”啟動,到2025年提升危害腦健康相關腦疾病早期診斷率和治療率。腦健康與腦科學研究相輔相成,從腦健康管理的實用出發(fā)開展腦科學研究,改善我國從青少年到老年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腦健康狀況,減輕社會腦部疾病負擔,為推動世界腦健康促進與腦科學研究的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到2025年,腦健康公眾教育取得明顯成效,腦健康相關概念得到普及;有序推進重點人群腦健康篩查、腦健康體檢與腦健康監(jiān)測;大力促進腦健康學科基礎知識的發(fā)展,研究和驗證腦健康篩查方法、生物標志物、數字療法、數字藥物及防治藥物等;到2030年,全國形成關注全周期腦健康及相關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精準預防診治的健康中國建設格局。根據CB Insights數據,2020年腦科學領域的全球市場規(guī)模為62億美元,預計將在2024年突破100億美元,2020-2024年的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7%。可以看出,經過幾十年的積累,腦科學正在進入一個應的爆發(fā)期,一個全新的基于腦科學的萬億級產業(yè)正在快速形成。
數字療法在醫(yī)療領域的應用
數字療法(DigitalTherapeutics,縮寫DTx)權威的定義是:由軟件程序驅動,以循證醫(yī)學為基礎的干預方案,用以治療、管理或預防疾病。數字療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藥物、醫(yī)療器械或其他療法配合使用。數字療法通過數字化手段將現有的醫(yī)學原理、醫(yī)學指南或者標準治療方案轉化成以應用軟件為驅動的干預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慢病管理的依從性和可及性,是突破傳統(tǒng)藥物治療的局限性的創(chuàng)新方法。數字療法與腦科學精神疾病領域緊密關聯,不但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式,同時還具有兼容性,它能很好地兼容物理因子治療和監(jiān)測診斷,可以變成聯合的治療方式。
數藥智能布局多管線數字療法產品
數藥智能作為較早布局數字藥物領域的數字療法企業(yè)之一,早在2020年就開始對相關腦神經垂直領域單病種數字藥物進行布局與探索,例如《兒童多動癥注意力訓練系統(tǒng)》、《兒童孤獨癥VR評估與干預系統(tǒng)》、《腦機智能助眠系統(tǒng)》等,未來仍會不斷深化數字醫(yī)療技術在心理學、神經科學領域的應用,并且開始了在阿爾茲海默癥、抑郁癥、成癮癥等領域的探索,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選擇的治療方案而不斷努力。
?多動癥數字干預系統(tǒng),游戲化手段智能有效
在我國,兒童青少年ADHD整體患病率高達6%,現存ADHD兒童和青少年超2300萬。而傳統(tǒng)的治療藥物雖然起效快,但依從性較差,且多屬于神經興奮/抑制劑,容易引發(fā)不同程度副作用,家長接受度低。再者,ADHD非藥物人工干預效率也很低,急需更為高效的治療手段。
針對這些痛點問題,數藥智能基于神經網絡前沿理論及雙任務范式游戲開發(fā)了數字藥物《注意力強化訓練系統(tǒng)》,為國內6-12歲的ADHD患兒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該項目與浙江大學腦科學院及浙大兒童醫(yī)學院聯合研制,由研究員、醫(yī)生提供設計建議、數藥智能產品團隊研發(fā)完成。
數藥智能ADHD數字療法產品——《注意力強化訓練軟件系統(tǒng)》
該數字藥物可以促使注意力神經網絡重新激活,大腦產生生理變化,改善患兒注意力功能。同時,產品設計了自適應算法,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需求自動調整難度及強度,實現個性化治療,并支持醫(yī)生和護理人員持續(xù)監(jiān)測和評估治療效果。
具體流程而言,數藥智能的ADHD數字療法產品《注意力強化訓練軟件系統(tǒng)》的干預周期為一個月,用戶每周需要上線五天,完成每次25分鐘的關卡訓練進行治療。干預全程會對用戶的訓練情況進行后臺的實時監(jiān)控與跟蹤,基于用戶的訓練進度和強度調整干預方案,以最大程度保證干預療效同時避免出現成癮問題。
目前數藥智能已在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國家兒童醫(y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分批開展聯合臨床試驗。患兒在堅持一個療程的治療后,各項指標均有改善。后續(xù)在杭州、北京等多地將陸續(xù)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大規(guī)模的臨床試驗將為本產品作為兒童神經發(fā)育相關數字療法先驅者的地位提供最有力的輔證。
目前,數藥智能正在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開展數字藥物的注冊和申請流程。
?孤獨癥篩查干預系統(tǒng),VR沉浸式場景體驗更佳
在上個世紀,自閉癥一直都是“低流行率”的精神障礙。然而從2000年開始,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數據顯示持續(xù)穩(wěn)定且大幅度的自閉癥發(fā)病增長的趨勢。從2000年的1:150,一路上升2016年的1:54,這意味著僅在美國就有約180萬的兒童患有自閉癥。而中國的自閉癥發(fā)病率在90年代僅為萬分之一點五,到目前的1%,中國3-18歲的孤獨癥兒童保守望估計有270萬人,其中5-9歲的孤獨癥兒童占1/3,約100萬人。但由于“病因不明、無藥可醫(yī)”,常見的干預方式為行為療法,主要側重于有條不紊地訓練患者重新學習自我護理、 語言和社交技能,注重使用獎勵系統(tǒng)來強化可接受的行為并阻止刻板重復行為。
該治療程序通常由經過認證的專業(yè)行為分析人員設計,并供其他醫(yī)療保健人員,如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學家和職業(yè)治療師使用。而這種干預方式對干預人員的專業(yè)水平要求較高,很多康復機構中因師資不足,導致干預效率低下,錯失對孤獨癥兒童最佳的干預時機。
另一方面,干預教具多為消耗品,需要定期采購。如果想要提高干預效率甚至擴大至家庭化的干預場景,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依靠線上數字醫(yī)療產品。數字療法不僅可實現量化數據分析系統(tǒng),對解決干預進度量化難、康復效果量化難的問題,還可以釋放一部分康復教師資源,讓具有資質的康復教師可以選擇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數藥智能ADHD數字療法產品——《兒童孤獨癥VR評估與干預系統(tǒng)》
數藥智能基于虛擬現實技術開發(fā)出了孤獨癥篩查干預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分三大模塊:評估訓練模塊,康復平臺模塊,家庭陪護模塊,可以對孤獨癥患者的行為數據記錄分析,提供病情評估和康復干預、融合教育、家長培訓服務,幫助兒童融入集體環(huán)境。
其中,VR訓練模塊以仿真互動方式進行目標訓練,采用主流超清VR設備,強調沉浸式真實感的訓練體驗,可以記錄患兒眼動(角色眼睛、臉部及背景)、行為、腦電、呼吸、微表情等測量指標。這次沉浸式體驗對于大眾而言,仍然是一種十分新穎的體驗方式,人們都會對一種新穎的體驗有很高的興趣濃度,該系統(tǒng)已于2021年10月20日首次發(fā)表于世界VR產業(yè)大會世紀華通展臺。
?腦波監(jiān)測助眠產品,睡眠分期精準干預
多動癥、孤獨癥干預訓練產品都屬于針對兒童精神發(fā)育障礙的數字藥物。而數藥智能的另一個產品研發(fā)方向——腦波監(jiān)測助眠數字藥物“數眠”,則將目標用戶擴大至我國4億睡眠障礙人群。
“數眠”由前額佩戴的腦電監(jiān)測設備以及藍牙手機軟件組成,會精準采集用戶前額葉腦電數據,采樣率達到15000次/分鐘。隨后結合AI智能算法,為用戶進行自動化睡眠分期,檢測出睡眠結構的異常部分并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如通過使用自然舒緩的音樂來放松心情、緩解焦慮,幫助快速入睡,并穩(wěn)定睡眠周期。
數藥智能腦波監(jiān)測助眠數字療法產品——《數眠》
“數眠”的腦波監(jiān)測設備采用頭帶式/額貼兩種形式,最大程度保證了用戶睡眠過程中信息采集的準確性,并且十分便攜,不受使用空間限制,用戶可在居家、旅行等多場景下應用。同時,該系統(tǒng)會針對每個人的實際睡眠情況提供定制化的助眠策略。目前該產品正在接洽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和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開展臨床研究工作。
夠聚焦才能夠專業(yè)
數藥智能CEO李文玉表示,未來三年公司的產品研發(fā)仍將專注在腦科學領域,將醫(yī)院作為研發(fā)的“主戰(zhàn)場”,緊貼臨床需求,幫助醫(yī)生和患者實現產品工具化、有效化。數藥智能的長期目標是通過腦機接口/神經反饋技術來進一步提升數字療法的干預有效性。在所有產品研發(fā)功能上也能夠互相結合,在改善“癥”的同時,影響“因”的腦區(qū)功能。
未來,數藥智能將不斷強化科研與研發(fā)團隊,接下來將會有更多更有效的針對精神領域產品的推出,為了后續(xù)產品的推出提供更好地推廣與服務,我們計劃在2022年底開放第二輪融資,歡迎對精神數字藥物,數字療法有興趣的資本來溝通洽談,攜手為多動癥、孤獨癥、阿爾茲海默癥、抑郁癥、失眠癥等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