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醫檢在行業重要論壇上分享“推動檢驗結果互認”的創新與成果
2022年9月1日晚,由中國醫師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主辦的“2022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年會暨第十七屆全國檢驗與臨床學術會議”第一專題論壇在線上召開。來自國家衛健委相關領導和北京、上海、四川等大型醫院檢驗專家以“資源共享、檢驗結果互認”為主題,分享了國家和醫療機構在推動檢驗資源共享、檢驗結果互認方面的政策導向、先進經驗和階段性成果。
其中,本次論壇主席、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以下簡稱“西安醫檢”)首席科學家郝曉柯教授以“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助力檢驗結果互認”為題,分享了“西安醫檢”的探索與收獲。
郝曉柯教授指出,“西安醫檢”自建設以來,始終緊緊抓住質量這個核心要素,持續、深入地建立統一的檢驗檢測及質量管理體系,并通過打造檢驗檢測、質量管理,信息管理和教育培訓的“四統一”,推動區域內檢驗質量標準及操作規范同質化,逐步實現區域內檢驗報告互認,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奠定了堅實基礎。
郝曉柯教授介紹,“西安醫檢”以區域內基層網點實驗室的標準化裝修和配備統一檢驗設備為起點,全面打造區域內質量運營平臺,通過《標本采集手冊》的制訂與培訓、使用在線室內質控平臺等多種方法和各種考核,確保各實驗室檢驗過程和結果的精密度和正確度。“以前,很多社區醫院檢驗科并不重視室內質控,”郝曉柯教授說,“但通過持續深入的同質化管理,基層網點室內質控得到了明顯提升。”其中,運營一年以上的30家基層網點實驗室中,有17家參加了國家或省級臨床檢驗中心室間質評,成績可喜!
同時,統一的信息系統建設,確保了區域內設備流、物料流、樣本流、質量流、數據流等實現了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管理,檢驗報告也實現了區域內異地查詢、異地打印。在試劑管理環節,“西安醫檢”實現了全流程、封閉式、智慧化管理,社區網點已使用射頻技術管理試劑,實現分析前、中、后的一體化管理。“西安醫檢”還堅持不懈通過集中培訓、線上教學和為每個網點下派質量監督員等方式,狠抓提升基層網點檢驗人員專業素質提升,為檢驗結果互認提供筑牢堅實的人才與專業保障。
郝曉柯教授表示,我國的區域醫學檢驗中心建設正處在探索階段,“西安醫檢”將咬定目標持續發力、持續創新,持續助力基層醫療機構檢驗質量顯著提升,為“檢驗資源共享、檢驗結果互認”范圍不斷擴大、成果不斷豐富持續貢獻力量!
西安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是西安市政府批準、在國家財政部入庫,由西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項目實施單位,采用PPP模式投資建設的大型公共服務類民生工程項目。
中心按國際標準在西咸新區建設1個可開展3000余項醫學檢驗項目的核心實驗室,升級15家醫院檢驗科為15個二級中心實驗室,改善45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檢驗科為社區網點實驗室。
中心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區域內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能力;有效降低財政在醫院檢驗科建設上的重復投入;通過統一的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推動檢驗報告互認,在降低醫保開支的同時,使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好的醫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