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絲綢之路非遺大師對話在西安舉辦
金秋九月,絲路起點古城西安丹桂飄香,絲綢之路沿線萬紫千紅。9月19日,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系列活動2022絲綢之路非遺大師對話在西安舉行。來自絲綢之路相關地區的非遺大師、非遺傳承人、文化學者、非遺機構、文旅部門代表在線上線下共話“絲路非遺·世界共享”,共同研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故事表達。
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鄭曉燕在致辭中指出: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條連接東西方世界的商貿通途和文化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偉大構想,為當今中國與世界交流互鑒帶來了歷史新機遇。9月17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西安開幕。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創立八年來,規模不斷擴大、內涵不斷豐富、社會效益日益彰顯,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活動。而漫漫絲路沿線炫麗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絲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首次作為絲藝節交流活動重要內容之一本次得到了多元化呈現,希望以此搭建新型交流平臺,在推動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2022絲綢之路非遺大師對話采取主旨發言、經驗交流、傳承對話、非遺共賞的方式舉行,意大利中國“一帶一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梅畢娜,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陳平,甘肅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周琪,青海省刺繡行業協會會長、青繡數字總部基地創始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蘇曉莉,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專家、桑皮紙非遺傳承推廣人魏寶山,“燕京八絕”國家級非遺、北京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鐵成,世界研學旅游組織四川代表處首席代表董良泉,寶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段軍林分別進行了非遺保護、傳承、創新轉化以及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經驗分享,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在傳承對話中,國家級非遺-陜北民歌代表性傳承人王向榮,社火臉譜繪制技藝傳承人薛亞兵,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華縣皮影制作技藝省級傳承人薛宏權,西安餃子宴技藝省級傳承人馬順莉,陜西省社科院文學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劉寧,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促進會會長袁紅等,結合各自項目和領域,暢談了非遺傳承的方式、建議和感言,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傳承人培育,大眾共享等進行了交流研討。
對話活動中還進行了剪紙、農民畫等非遺項目技藝展示、現場展演,有著“陜北民歌歌王”之稱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陜北民歌代表性傳承人王向榮現場演唱的一首《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受到線上線下觀眾的廣泛喝彩。
2022絲綢之路非遺大師對話由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西北旅游協作區秘書處和陜西省圖書館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