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名家徐震時作品展
徐震時,1938年1月生,上海松江人。海派大師程十發義子。國畫家、攝影家,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編審。1965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現中國美術學院),師從院長潘天壽、方增先等名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現為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出版協會年畫藝委會主任,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新文藝群體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扇子藝術學會顧問、原常務副會長。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年畫藝委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榮譽理事、書畫扶貧辦副主任等職。
從事美術工作60余年,敬業奉獻,出書育人,致力于中外出版文化交流,為中國奧運會主編國家禮品畫冊《丹青流芳》《書畫扶貧功在千秋》等圖書,受到中共中央宣傳部、原文化部、人社部、新聞出版署、出版總署、民政部等國家部委和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表彰。獲“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全國年畫貢獻獎”“全國年畫特殊貢獻獎”“《中國美術分類全集》編輯出版貢獻獎”、萊比錫“世界最佳最美的圖書銅牌獎”、日本世博會“新建筑住宅設計”三等獎(合作)。設計的中國紅參展產品在比利時尤里卡世博會獲金獎。獲“共和國60年突出貢獻人物”“十佳英模人物”“建黨90周年突出行業人物”“感動中國杰出文化傳承人”“世界和平藝術家”“首屆世界和平書畫作品金獎”“共和國精英人物”“聯合國中華文化傳播大使”“英國皇家騎士勛章”“瑞典皇家北極星勛章”“中華文藝巨匠”“世界文化巨匠”“中國最具魅力藝術家”“世界最美藝術大師”、ISQ9000A國際認證國畫師、“2017感動世界藝術人物”等榮譽。2018年元旦,徐震時·董春蓮彩墨交融畫展在巴黎成功舉辦,畫冊同時出版發行。2018年分別赴俄、美、日參加世界杯·中俄藝術大師作品展,中美、中日建交40周年文化交流展,任團長分別致辭祝賀。建國70周年出版發行《祖國之星》《承載歷史 傳播文明》等畫冊和國內外個人郵冊。
讓作品具有可讀性一一記新文藝群體畫家徐震時
好看的畫有形式美,耐讀的畫有內涵美。畫家徐震時的作品不但好看,同時也注重提升作品的可讀性,可以邊看邊讀,給欣賞者帶來悅目賞心的審美體驗。
徐震時的水墨作品,有古典主義風格,也有筆墨當隨時代的時尚表現。比如畫松樹、畫仙鶴這些傳統的題材,筆墨技法都是嚴謹正宗的,又可以表現出當代人樂見的審美形象,一下子就能拉近作品與大眾的審美距離,從而贏得了比較廣泛的藝術受眾。打個比方,就好比老的京劇《蘇三起解》,現在的人聽的一臉茫然,未必愿意聽,而用京腔京調唱《臉譜》可以贏得好多掌聲。徐震時創作的傳統題材畫,類似可以吸引當代審美心理的唱臉譜、大碗茶。
比如《風馳駿馬》這件作品能說明這個問題,畫里用嫻熟的筆墨技法,創作與時代審美意識同步的作品,飛馳的馬兒、牧馬的姑娘、天上的云、地上的草,都寫意成歌唱幸福與美好的字眼,組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可以長久品讀的散文詩,可讀性讓他的繪畫作品擁有可貴的文藝品質。這說明徐震時畫畫,有筆墨當隨時代的文化自覺,他的作品可以記錄種種文化信息,把個人對現實的感觸融進畫里,與君共讀!
徐震時的畫法兼工帶寫,有隨性的小品畫,也有體現大格局的創作。無論小品大畫,都注意詩性表達。比如《水仙花》是贊美自然的詩,《漁家女》是解讀心靈的詩。詩的氣韻再伴隨內心汩汩流淌出的情感一起在畫里涌支,畫畫這件事就超越了狀物寫實的階段,畫得相當有心性。無論什么題材的作品,一看就是內心醞釀出來的成熟結果,不生澀,很流暢。他的畫屬于用感情和心態織成的精彩,依心作畫,可以深讀。深讀之后《漁家女》就不僅是一個女子的形象,而是可以由此觸心,體驗漁家人精神風貌的窗口!
徐震時提升繪畫可讀性的自覺性,還表現在對重大題材的關注上。他是老一輩畫家,對領袖人物的塑造很熱情,也充滿感情,展示出優秀的造型能力,并且在月份牌年畫里介入中國畫的寓意風格,用云天、仙鶴、百花去烘托情景,寫實的基本框架里鋪陳進豐富的意象,成為中國式肖像實踐的案例。這種中西結合,文化兼容的做法,無疑對提升繪畫作品的可讀性也是有益的。這種既有寫實造型技巧,又有中國畫意象美好的肖像作品,有利于改變重大題材作品的范式化,可以為這一題材帶來新鮮可讀的魅力。
||作品鑒賞||
徐震時作品《康巴盛會》145cm×380cm 2013年
徐震時作品《神州大地》 1993年 104cm×164cm(徐震時 金家翔 張曉君作,全國獲獎作品,入編 《中國現代美術全集》)
徐震時作品《水仙花》
徐震時作品《草原之春》(與趙幼華合作 全國獲獎作品)2008年135cmX96cm
徐震時作品《葡萄架下豐收曲》 2000年 96cm×5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