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科藥業在2022年美國感染性疾病周(IDWeek 2022)上積極公布研發數據,為多重耐藥菌感染治療助力
2022年度美國感染性疾病周(ID Week)于2022年10月19日至23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10月22日,備受關注的康替唑胺(CZD/MRX-1)及其前藥CZA(MRX-4)在ID Week上通過壁報環節公布了其針對皮膚及軟組織感染的II期及III期四項臨床試驗多個亞組人群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數據。
數據顯示,CZD/CZA在各亞組人群間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相似;與同類藥物相比,顯示出血液學相關安全性優勢。
其中一張壁報標題為"不同BMI分類和性別的患者使用CZD及CZA療效和安全性的II期和III期皮膚感染臨床試驗",對四項已完成的II期及III期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CZD/CZA在不同性別、不同BMI受試者中的主要療效和安全性相似,進一步支持對于目前正在開展的糖尿病足與急性細菌性皮膚及軟組織感染全球III期臨床研究招募受試者無需進行體重與性別限制。
對于任何一種治療方法而言,特殊人群的應用是臨床關心的重要問題。兩張壁報針對CZD/CZA在腎功能受損亞組人群的用藥結果方面做了分析及解讀。對四項已完成的II期及III期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輕度和中度腎功能損害的受試者與腎功能正常受試者主要療效和安全性相當,無需調整CZD/CZA劑量。對CZD III期復雜性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臨床試驗藥代動力學數據進一步分析顯示,輕中度腎功能損害的受試者與腎功能正常受試者藥代動力學指標結果相似。
該結果同樣支持正在開展進行的糖尿病足與急性細菌性皮膚及軟組織感染全球III期臨床研究招募腎功能受損受試者,且無需調整藥物劑量。
此外,一張壁報報告了2項CZD II期及III期復雜性皮膚及軟組織感染臨床試驗血小板安全性數據結果。在7-14天的治療中,CZD受試者的平均血小板計數沒有下降,而利奈唑胺受試者的平均血小板計數發生下降,差異具有顯著性。在對接受≥11天治療的亞組人群受試者數據進一步分析結果顯示,平均血小板計數差異更為顯著。血液學安全性也將是全球III期臨床研究關注的重點。
快速的推進、優秀的臨床數據不僅凸顯了盟科藥業制藥的"安全、可靠"優勢,同時也預示著其未來更多藥物獲批的可能性。
康替唑胺作為全球原創、 自主產權、 國際研發的新型"超級抗生素",已于2021年6月在中國獲批上市,并在同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2022年1月1日正式執行。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滿足國際監管規定,產品未來有潛力進入中國、美國、歐盟以及全球市場,為更多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提供更優化的治療選擇和更強有力的幫助。
關于CZD
康替唑胺(CZD/MRX-1)是首個在中國上市的I類國產原研新藥,屬于新一代噁唑烷酮抗菌藥。目前在國內獲批適應癥為復雜性皮膚及軟組織感染。其抗菌譜可覆蓋陽性球菌、陽性桿菌、分枝桿菌及類真菌,尤其是對耐藥菌株具有高度抗菌活性。由于其作用機制及結構的特殊性,與其他類型的抗菌藥不易發生交叉耐藥,比同類藥物更難產生耐藥。康替唑胺與利奈唑胺同為噁唑烷酮類的小分子藥物其口服制劑給藥吸收后可快速分布到皮下組織,同時對其他組織的穿透性強,體內分布廣。目前臨床研究證實,康替唑胺與利奈唑胺臨床療效相當,但血液學毒性和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顯著降低。
關于CZA
CZA(MRX-4)是基于康替唑胺結構獨特設計和開發的水溶性前藥。具有新的分子結構,可在體內轉化為康替唑胺發揮療效。在滿足口服給藥的基礎上,增加靜脈給藥的方式, 為不同臨床應用場景提供更多用藥選擇。目前糖尿病足與皮膚和軟組織急性細菌性感染全球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當中。
關于盟科
盟科藥業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以治療感染性疾病為核心,擁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致力于發現、開發和商業化針對未滿足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物。自成立之初,公司一直秉承"以良藥求良效"的理念,聚焦全球日益嚴重的細菌耐藥性問題,以解決臨床難題、差異化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目標為臨床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耐藥菌感染提供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