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深海論壇系列活動: 海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和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2年11月2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深圳前海創投孵化器有限公司承辦,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恒裕前海金融中心、深圳前海海創孵化器有限公司聯合協辦的“2022深海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系列活動”第三場“海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和發展論壇”在恒裕前海金融中心線上線下盛大舉辦。海洋領域專家學者,涉海企業、投資機構代表30余人參加線下會議,線上參會人員達到700余人次。
“海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和發展論壇”作為“2022深海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系列活動”第三場活動。論壇聚焦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鏈關鍵的上游資源與技術及下游的企業,就海洋生物藥物與海洋生物制品研發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關鍵難點進行研討,為產業發展提供高效合作交流平臺。
論壇中,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海洋醫藥研發中心主任宋采博士從海洋藥物發展前景、海洋生物資源的藥用價值、研發成果和市場轉化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他詳細介紹了海洋脂質改善睡眠障礙和抑郁的作用,以及研究的最新進展。他指出,目前市面上治療腦疾病的藥物存在嚴重缺陷和副作用,因此研發改善和治療大腦疾病、副作用小的藥物迫在眉睫,海洋生物成為治療該類疾病和相關海洋藥物研發的新思路。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海洋所執行所長翟生強博士表示,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海洋物質與能量循環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海洋微生物資源的挖掘利用也是海洋生物技術的重點領域之一。深海微生物資源的研究與開發是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化研究與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海洋藥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研究的基礎,具有重要應用潛力和戰略價值,利用新技術從深海中開發新的生物資源、從技術和資源的源頭開展創新研究,成為國際上新資源研究與開發的前沿方向。
德國海洋生物學孫敏博士指出,海洋生物醫藥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規模占現有海洋產業總值不足1%,并以極快速度增長中,沿海城市大力推進海洋生物醫藥產學研融合,加速向“藍色藥庫”進軍,瞄準海洋中藥、海洋化學藥、海洋生物制品等方向,以齊考諾肽為例,創新性提出海洋生物醫藥結構改進方向,引人思考,深圳海洋產業方向潛力無限。
深圳萬可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孟強詳細介紹了公司在海洋生物醫藥方面的探索,公司通過納米載藥、天然產物及漁用原料藥合成創新等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全球首創浸泡式納米靶向水產疫苗,破解了漁用疫苗不能大規模免疫的技術瓶頸,實現了漁用疫苗免注射靶向高效免疫,屬世界首創,將極大推動漁用疫苗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進程。
本次“海洋生物醫藥創新合作和發展論壇”作為“2022深海科技創新發展論壇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會專家學者從宏觀政策、行業布局、藍碳經濟、海洋生物醫藥等角度出發,進一步探析海洋經濟發展前景。未來,前海創投孵化器將凝聚各方資源,做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篇文章,促進產學研聯合,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推進相關科研成果轉化,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