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灌云豆丹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引領 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
灌云豆丹是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豆丹菜肴味道鮮美、嫩滑,營養豐富,市場需求極大,近年來人工養殖面積日益增加。
為了加速豆丹養殖技術的推廣,更好地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以及鄉村振興提速,灌云縣通過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開展地標核心示范區制度建設、 通過對養殖技術人員培養、標準體系建設、標準實施、標準宣傳、標準關鍵點控制、標準自我評價和持續改進等內容,規范豆丹養殖操作,提高平均畝產量,帶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推動豆丹人工養殖產業提檔升級,提高全縣豆丹人工養殖產業的科技含量,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農民、農村經濟和諧發展,從而實現以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為依托,堅持“一標一品一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推動區域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的實施,“灌云豆丹”品牌價值也不斷提高,每年豆丹上市季節來臨,來自全國各地客商云集灌云,出現了豆丹產銷兩旺的新景象。灌云豆丹地理標志保護工程建設了一個核心區,核心區內養殖豆丹的農戶數從2018年的45戶增長到2022年的148戶,增長幅度達1.5倍;養殖面積由2018年的0.07萬畝增長到2022年的0.19萬畝,增長了1.4倍;產值由2018年的425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1248元,增長近3倍。項目區年吸納400多個農民季節工創收200多萬元,助推生產服務業創收300多萬元,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農民收入,豆丹養殖戶的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從目前來看,保護工程實施前和實施后相比,當年收益比去年增長20%以上,同比其它地區養殖豆丹相比增長21.5%以上.灌云豆丹這一特色產業在地標保護工程的帶動下,真正成為引領農民創新創業致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
灌云豆丹這一特色產業在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引領下,開展豆丹集中連片核心示范養殖基地建設,并以“品種、品質、品牌、標準化生產”作為發展思路,在核心示范區之內對優良品種、綠色技術等進行大力推廣,推行標準化管理,不斷提升豆丹養殖科技含量和高質量安全和品質管控水平。實現從生產、檢測、加工、存儲、運輸、市場營銷等產業鏈各環節的高效協作。使特色產業跨越式發展,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區域特色產業引領鄉村振興新模式。( 孫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