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學活學、創意無限,看朝陽凱文如何玩轉傳統課堂!
好教育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在朝陽凱文,我們可以看到,除了超豪華的硬件設施,優秀的教學管理也是朝陽凱文踐行好教育的標準之一。在課堂上,我們時常可以看到老師們將有趣的活動融入日常的教學中,寓教于樂地進行雙語授課。這樣的課堂雖然看上去輕松,但其實知識點的含量很密集,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不僅學習了知識,更讓他們的好奇心得以激發和保護。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小編的步伐,看看朝陽凱文的老師們如何讓學生在傳統印象中最枯燥的語文數學課堂上,樂學活學!
數學課也可以樂趣無窮
在傳統的印象中,國際化學校的課程相對輕松,孩子學得快樂。但在朝陽凱文,學生快樂是真的挺快樂,輕松卻也未必。
朝陽凱文的數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是用雙語教授的,對孩子的要求高,對老師的要求更高。所有中方老師都必須掌握雙語教學的技能,外方班主任則一直在教室中辦公,輔助授課老師完成教學任務。教材和公立一樣,是人教版數學教材,但多了雙語的要求。
傳統的數學是小學生最畏難的學科,也是最難教出花樣的學科,但在朝陽凱文,老師們將數學知識點帶入到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中,并以游戲的方式展開,這樣的課堂用“別開生面”來形容也不為過。
為了讓四年級的孩子弄懂單價和總價的關系,老師干脆在教室里開了一個“超市”。兩位同學做店員,剩下的同學分小組,籌劃如何給全班同學買零食。孩子們現在正好在學兩位數乘法,借這個小游戲也可以順便練練計算~
這個游戲不僅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規劃能力,對小店員的組織能力也是個考驗,如何又快又好地滿足每個顧客的需求是個大難題
每個組都有1000元預算,這個簡易小超市里,各種糖果、薯片、餅干、水果、飲料也是明碼標價。孩子們要制作自己的購物清單,爭取在預算之內,讓全班同學都滿意。
這邊開超市熱火朝天,那邊干脆把數學課堂搬到了戶外。二年級的小朋友們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尋找生活中的“乘法教具”。
啥都是教具,哪里都是課桌
把落葉兩片、兩片分成一組、紅果兒四個、四個分成一堆兒…抽象的數學概念就這樣無比具體了起來。學生一邊在大自然中尋找數學,一邊完成老師的作業單,小組協作效率挺高。
為了讓小齡娃把數學概念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這樣的戶外數學課有很多。比如在學到“角”這個單元時,老師也會帶著孩子來到校園里,找一找藏在各個角落里的直角、銳角、鈍角。
五年級的數學課正在學習“可能性”。
還沒開始“正課”,老師就開始展示各種概率如何用英文表達,在從“likely”、“unlikely”、“equally likely”到“might”、“even chance”,作為大人也真有點兒不敢保證自己能找到最恰當的詞。
“可能性”這個單元困難度不高邏輯性極強,與現實聯系得更是特別緊密,這節數學課也上得格外熱鬧。
老師精心設計了很多好玩兒的游戲。比如抽卡片表演節目,孩子們會預測抽到各種選項的可能性。還有更專業的分組實驗,每組學生都分到一個裝著不同顏色棋子的盒子,孩子們要先預測最可能抽出什么顏色的棋子,然后每個孩子從盒子里輪流摸出一個棋子,記錄下它的顏色,計算出抽出各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后完成實驗報告。
學數學也能笑得無比燦爛
另一個班,外方班主任也加入到游戲之中,舉行了一場“擲骰子大賽”。
劇透下比賽結果,兩位老師帶隊的A組慘敗
這樣的課堂看上去輕松,其實知識點的含量很密集,而且孩子們動手實操、計算的部分特別多。
下面這個班的數學課,則在學習“一億有多大”這個抽象的概念。
“一億”這個數字孩子們在生活中接觸不到,也沒有實際體會,老師準備了好幾大包A4紙,讓孩子們以A4紙為原料,設計一個探究課題,研究一下和“一億”有關的問題。
孩子們有的提出“一億張紙的厚度有多大”,有的提出“一億張紙的面積有多大”,每個小組都很快形成了分工,有測量的、有計算的、有記錄的、有總結的,合作完成探究報告。
一邊是各種生動好玩兒的課堂活動,另一邊基礎也不能丟下,只不過,枯燥的基礎訓練,更需要科學的方法。
比如在二年級的課堂上,老師把乘法口訣編成了手指童謠,讓孩子們輪流上臺表演,以做游戲的方式來鞏固。
在一年級的課堂上,老師借助number line(數軸),幫助孩子們學習加減法,可別小看這種可視化的數學思維,和刷題相比,它更能讓娃建立起系統的數學思維體系,等孩子長大了會覺得受益匪淺。
除了數軸這個好用的工具外,還有好玩的計算闖關游戲~
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張“加減法路線圖”,每一步都有一道數學題等著娃去攻克,題目的難度由淺入深,從最簡單的不涉及進位退位的加減法,到需要進位退位的加減法,再到終極大boss——英文題!
每個小組都玩得興致勃勃,完全沒發現自己在“刷題”,遇到困難就互相幫助,有的扮演起“小老師”,有的討論得相當熱烈,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都被調動了起來,這可能就是小組學習最大的優勢吧。沒想到,在數學課上也能體會到打怪升級的快樂!
經過一番艱苦努力,孩子們終于通關了
走進小學低段的教室,一下子就感覺桌子椅子都小了一號,教室的裝飾也可愛了不少。
這個班的孩子們正在分組學習形狀,一個小組用老師準備的“圖形小怪物”學習初步的統計方法,一個小組學習圖形的中文名稱并把圖形設計成不同的圖案,另一個小組跟著外方班主任學習圖形的英文名稱。
在低年級,不僅有中方、外方兩位班主任,還會配備一位助教老師,每班24個孩子滿班,師生比非常高
別看是全校最小年齡段的課程,但是難度也不小。比如六邊形的單詞是“hexagon”,再比如平行四邊形“parallelogram”,梯形“trapezoid”,都是比較挑戰的生詞。
除此之外,很多教室后面都“藏著”數學桌游,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還學習了數學知識,真心羨慕了。
語文課堂也能玩出花兒
嗨得起來,收得回來
數學課上得熱鬧,語文課也不甘落后。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年級的“課本劇表演”。別誤會,這可不是什么大型演出,只不過是常規課堂的一個環節。孩子們把學習的中國傳統故事用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
雖然道具簡陋,甚至根本談不上什么化妝、舞美,但孩子們的認真程度卻一點不減。
有的學生拿來了自制的背景板,有的精心編寫了旁白,還有的表演出了課本里沒有的細節。小班授課的好處就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
一節課下來,孩子們的概括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鍛煉。
另一個班表演的《女媧補天》也超級精彩,有彩蛋、有反串、有插科打諢,喜劇效果杠杠的
五年級的語文課恰好學到了《少年中國說》這篇課文,武術老師也來助陣,在武術教室里朗誦這篇梁啟超的散文,氣勢、氣魄都瞬間拉滿。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果然,練習中國武術的中國少年,才是最有朝氣也最養眼的。
三年級的唱誦古詩時間,老師帶著孩子們誦讀、鑒賞《楓橋夜泊》。
在課堂上,老師講到詩中彌漫的悲傷氣氛,有一個小朋友提出,這首詩寫于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所以詩中的悲傷也許不止與個人感情有關,還與那個時代的整體氛圍有關。
事實上,這首詩是寫在安史之亂之后,可以說是唐朝盛衰的轉折點,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從這個角度思考,學習大語文的意義可能就在于此吧!
對于“讀寫”這樣的語文基本功,這里的老師也有不少獨具匠心的好方法。
簡簡單單的分角色朗讀課文,在這里也變得非常有儀式感,每位同學都要上場,還有專業的“評委席”,小評委要針對同學的表現提出點評和建議。
有的小評委不吝贊美:“XX同學讀得非常流暢,而且很有感情”,有的則會提出改進意見:“XX同學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在小評委的啟發下,參賽選手們不僅在朗讀上有了進步,甚至還準備加上肢體動作,讓表演更生動。
三年級的語文課學習“續寫”,孩子們分小組,給故事寫出不同的結局,在小組內票選出最精彩的,再分享給全班同學。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娃來說,拼音絕對是一個很難跨過去的坎兒,在這里,課堂上的拼讀練習非常充分。老師把課堂分成很多個時段,有的時段跟著老師認讀:
有的時段則用游戲的方式鞏固記憶:
小齡娃注意力時間不長,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們跟著老師走,沉浸在課堂之中。
這樣的課堂雖然孩子喜歡,卻極為考驗老師的控場能力,既要嗨得起來也要收得回來。在這里表白一下朝陽凱文的老師,能讓課堂既生動活潑又秩序井然。
這樣的語文課,上一整天都不會累~
逛逛這個布滿作品的走廊
這一次專挑細節看
在朝陽凱文的小學部,每個班外墻上張貼的學生作品
科學課的種植筆記,冬奧主題的英文手抄報,中國傳統故事的漫畫改編,形式太豐富了
比如孩子們制作的小書,各個年級有不同主題,但無一不是圖文并茂,寫得生動畫得用心。
此外還有不少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讓人不禁感嘆:這一代娃太有才了!
這個姿態綽約的古典少女,盲猜是林妹妹
還有上周公眾號里我們介紹過的”變廢為寶“的作品展。孩子們把家中廢舊物品做成了玩具、工藝品,還結合了課堂上學的“立體圖形”,這么好玩的家庭作業,讓孩子們真正的將知識應用起來。
這個能動的小火車,正是朝陽凱文樂學活學的最好體現~
這就是朝陽凱文小學部最真實的課堂:老師將知識點寓教于樂,學生活學、樂學。
如果您也想進一步了解朝陽凱文的“花樣”課堂,歡迎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詳細咨詢,近距離觀摩國際教育,遇見好教育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