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漢董酒廠董事長周朝:心懷夢想,從不彷徨
他是茅臺鎮第一個拜訪了100多個釀酒師的“徒弟”,他是茅臺鎮第一個法人直播做抖音的酒廠老板,他是第一個每天和全國各地30萬酒友“把酒言歡”的酒癡……用他的話說,他真是太愛好醬香了。
走進漢董酒廠的寫字樓,前臺的背景墻上有一句話像詩一樣:我們如此熱愛好醬香。直抒胸意,坦白熱烈。
周朝,漢董酒廠的董事長,喜歡在抖音里風度翩翩地講故事。
1987年,周朝出生在仁懷市九倉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排行老二。
在彌漫著酒糟香味的空氣中,周朝長大成人。那些祖輩背井離鄉用勤勞的雙手組建事業,在時代的變更中起起落落,一次又一次從0開始,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打動了他,令他無比敬仰。周朝的父輩,有十個兄弟姐妹,家人全在江浙流水線做襪子,每天12小時,圍繞轟轟隆隆的機器轉,為了不被淪落為流水線工人,他執意選擇貴陽一家職業學校,由于交不起學費,直到現在都沒拿到畢業證。生活最艱難的時候,連續一個周吃清水煮的苕粉,也曾含淚撥通過賣血的電話……
2012年,離開學校的周朝進入了國臺酒廠工作,學計算機的他,被安排在電腦網絡技術部,負責公司的電腦日常維護和維修工作。
虛心好學的周朝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經常幫助其他部門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這些工作,往往都與釀造、制曲、酒糟化驗等相關。兩年時間里,周朝記下了5本厚厚的工作筆記,里面多數是與釀酒有關的。
在這個過程中,他愛上了醬香酒,他認為這個技藝不僅是祖輩智慧的結晶,更是自然賦于人類的奇跡。
2014年秋,某銀行招聘it人員,周朝揣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參加了考試。考試成績通過后,他卻陷入了思考:我如果到銀行工作,固然穩定,但似乎前路也一眼就望到了底,而且,我也無法兌現以前說過要帶著兄弟一起發展的話;創業,固然有風險,但卻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醬香酒,可以把茅臺的醬香酒發揚光大,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品嘗到醬香酒的魅力。而且,他過去兩年多學習到的關于釀造的知識就有了用處……而且,總有一代人要扛起創富的旗幟……
他想起從初中開始送他到城里讀書的父親,想起他給予他的期望,想起父親雖然知道他成績不好,但仍傻傻堅持的那股勁。想起那些被生活各種摧殘的窘迫,各種無奈與壓力……反正再差也不過如此了。這么一想,他確定了未來的路。
他要做酒,做醬香酒。
2014年底的茅臺鎮,電商還沒有正式起步。這一點,從物流發貨可以看得到。“當時,我們來發一桶酒,快遞費要100塊,現在呢,我們6塊錢就可以發同樣重量的一桶酒,可以想想,當時我們這里的電商發展情況。”面前的周朝,和抖音里的那個氣勢磅礴的周朝并沒有什么不同,有的人,天性如此,熱情激昂。
周朝喜歡閱讀,哲學的,商業的,人物傳記,人心的,人性的,他都涉獵——26歲的他,已經習慣了思考。
當他決定創業,他就開始思考——我要做什么?目的是什么?盈利模式是什么?風險有哪些?我如果做的,我的優勢在哪里?持續性發展的動力是什么……
這些答案隨著思考的深入,漸漸清晰,他決定先深入地了解醬香酒。在他看來,那是根本。
雖然茅臺鎮不缺少好酒,只缺少好的銷售渠道,但周朝明白一個道理,即使渠道為王,仍需品質撐腰。
因此,周朝踏上了拜師學藝之路。
如果你在2014年底的那兩三個月到過茅臺鎮,也許會在路邊看到一個小伙子,背著簡單的背包,穿著沾滿泥土的運動鞋,他目光堅定地行走在那些曲折又泥濘的小道上。那就是周朝,一個信心滿滿地說要讓醬香酒發揚光大的年輕人。
即使刮風,即使下雨,即使道路泥濘,即使濕了衣裳,磨破了鞋子,周朝仍只管向前,向下一家酒廠,尋下一個師傅。這些年,他走遍了赤水河兩岸幾乎所有的酒廠,品嘗了不低于一萬個酒樣。
“我沒有靠山,也沒有人為我的行為托底,我只有我自己,一腔的熱情和吃苦耐勞的身體。我用腳步丈量了茅臺鎮的角角落落,走訪了一百多家醬香酒廠,拜訪了一百多名釀酒師,聽他們講各種各樣的釀酒心得和經驗。既然我已經決定了要做酒,我就必須要了解它。”時過境遷,再回首那段時光的時候,周朝眼里滿是感激。
他想感謝的是那些在他初涉行業時,給他過幫助和指引的釀酒師傅。其實,他更應該感謝自己,在那段日子里的堅持。
是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能風雨兼程。
幾個月后,2015年的1月1日,周朝的第一家淘寶店開業。創業總投入資金7620元。上線的每一款產品,他都精挑細選,甚至挨個專業品酒師測評。
當天凌晨2點,千牛叮咚一聲,周朝的第一個酒友,陜西的祁先生下單了,一夜無眠。這個訂單,給周朝的精神注入了一股強力:通過互聯網,我們真的可以連接遠在天涯的酒友。
每成交一個訂單,他都把酒友名字存在手機里,并記下酒友對產品的要求,翻遍全酒庫,也要找到酒友喜歡的口感。甚至把目光放到了全茅臺鎮,因此他注冊了尋酒之路這個33類的商標。如今,很多探廠及找好酒的聯盟,這類服務,周朝幾年前,就開始做了。
第一次包裝了15桶酒,第二次34桶……以后他再也記不得了。每天接單到凌晨,與每一個酒友聊天,超級用心的解決每一個提問,產品的好評一個接一個,因為請不起工人,周朝和他的合作伙伴晚上談單,上午帶貨乘大巴車趕往市區快遞,由于整夜整夜忙碌,每次一上車他就睡。有時候,甚至上一秒還接著電話,下一秒就睡著了。
這種工作狀態持續了一年,頭發熬白了很多。周朝在一段視頻里介紹過當時的工作情況,凌晨兩點的時候,搭擋還在博流量,周朝則和網絡的酒友聊天——酒友是一樣的酒友,但是酒的香型卻有多種。為了讓酒友愛上醬香酒,周朝也是絞盡腦汁了。他除了把醬香酒的發酵過程和繁雜工藝介紹給酒友外,還要介紹醬香酒的古老歷史。
也是為了讓酒友愛上醬香酒,或者是愿意嘗嘗醬香酒,周朝開始在朋友圈灌輸醬香酒的知識,為了讓更多的酒友關注,他的每一條朋友圈方案全部來自周朝原創——每天六點左右到辦公室,撰寫朋友圈文案到8點左右。每篇文案的字數都在1000字到2000字之間。
這個習慣,他堅持了5年。
這5年的付出,將他的數萬酒友成功從清香、濃香轉為醬香。轉口味的過程是艱難的,但一旦愛上醬香,就別無所求。
很多電商強調自己酒品的年份,因為口感和味道的不同,引起消費者的“造假”猜想。而周朝向他的酒友推新酒,讓他們把酒買回家,親自經歷和見證醬香酒在他們身邊經過幾年貯藏后的變化。這既滿足了酒友的酒癮,也滿足了他們收藏的愛好,也成就了他們“少花錢,喝好酒”的愿望。如果能感受這份因為歲月而讓醬香酒產生變化帶來的快樂,那么,醬香酒的文化又得到了進一步傳承。而新酒,無疑是醬香酒里性價比最高的,他們只需百元左右就可以擁有市場上價值數百甚至數千的醬香酒,畢竟,對于大多數老百姓來說,性價比是是否購買的重要因素。而一句“看得見成長的醬酒”深得酒友心,一進入市場,就俘獲了數萬酒友。
“我有很多酒友,從前是不喝醬香酒的,在我的耐心感召下,70%的酒友成功轉型,而且成了我的鐵粉,他們說,白酒就要喝醬香,醬香就要周朝裝。這雖然是句玩笑,但這幾年,我們的關系日益深厚。”周朝開心地笑了起來,好像說的不是他的客戶,不是他的粉絲,而是他的兄弟。
周朝很珍視客戶,盡一切可能服務于他們。每一個喝過周朝酒的人,到茅臺鎮來,周朝會帶領他們在茅臺鎮游玩,即便不做生意,依然花大量時間與熱情對待每一個客人。有人要了解別人家產品的,周朝甚至開車把客戶送到人家酒廠門口。就靠這種真誠,開始積累客戶,依靠很多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又不斷轉介紹更多的客戶。如今,周朝組建了更多的店,認識了更多的客戶。
近些年,周朝每年都會買上萬斤的貴州特產,分享給他在全國各地的酒友。茶葉、臘肉、炸洋芋片……看到好吃的,他總想著分享給他們。喝著一樣的酒,吃著一樣的美食,最美的,不過就是這樣的“天涯共此時”吧!
周朝在抖音里出場的時候,喜歡說自己是吊絲,吊絲逆襲,一直都被人們津津樂道,說是人間傳奇。周朝承認自己是吊絲,卻堅持不承認自己是逆襲成功的典范——“我還沒有成功,我才剛剛出發。”他總是這樣說,說得多了,好像大家也都接受了,他不斷制造新的里程碑,每個時期,都是他的起跑線。
周朝35歲了,他滿足于自己在這個年齡的認知,卻不滿足于他在這個時期的事業表現。雖然自媒體接觸了幾年,但他深深知道,玩這些,他比不上90后,00后,但用他自己的話說,“20年來,從微博、博客、qq、微信、快手、抖音等等,不同時期,總是會出現不同的傳播渠道。如果我們不玩微信,就很難接觸和了解快手、抖音,我們現在做的這些,其實是為未來鋪路,讓我們有能力把握未來的機會,有能力接受新事物。”周朝指指旁邊書柜上一排排擺放整齊的書,“這些年,我仍然保持著閱讀的習慣,這些商界傳奇人物自傳和商業故事,對我影響很大。”
周朝能在茅臺這個醬酒之鄉,愛上醬香,并愿意為之全力以赴,誰能說與他的一直在學習無關呢?
畢竟用周朝的話來說,“我的日子很簡單,就是小家庭和事業。”對于一個35歲的男人來說,這份通透實屬難得。
周朝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這個滿意應該歸于他已經可以做到榮辱不驚了吧?前幾年,互聯網銷售形勢大好時,他按步就班地按自己的節奏做好生意,不張狂;近兩年,因為疫情,業務發展不盡人意,他仍然樂呵呵地面對每一天,不悲觀。“我很滿意我自己的狀態。”周朝說這句話的時候,很誠懇。
周朝的公司里,聚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其中也有一些是他的粉絲,是投奔他來的。在公司里說普通話,是企業的文化之一。“我們是服務全國客戶的,普通話都說不好,如何服務客戶?”周朝講普通話,已經很努力了,雖然仍有個別字發音不清楚。“大家都說普通話,也是為了大家更好的相處,不論是來自哪里,到了我們漢董,就是漢董人。”
周朝帶著幾百名年輕人,在互聯網上賣酒,而且賣得風生水起。“我的夢想很小,就是做一個小而美的品牌,可以傳世的。讓跟著我的兄弟姐妹,有酒喝有肉吃有錢花,更重要的,有未來。”
不管怎么樣,周朝完成了一個網店到酒廠的升級,這曾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公司從最開始的2個人發展到今天的一百多人,他感到快樂。讓他感到驕傲的是,兩個普通平凡的小年輕,通過刻苦勤勞,做一件感動自己的事業。
夢想的事情,從來都不是小事情。就像2014年年底,那個踩著堅定的步伐奔走在茅臺鎮小街小巷的年輕人一樣——心懷夢想,從不彷徨。
愿周朝的夢想,成真。
本文原創作者:《醬酒視界》李玉。弘揚千年醬酒文化,傳遞醬酒業內信息,促進國內醬酒行業快速健康發展,《醬酒視界》聚焦仁懷以茅臺鎮為核心輻射全國,為全國醬酒行業生產酒廠、品牌商、代理商、運營商及醬酒相關產業鏈服務商,打造全方位營銷賦能專業媒體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