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勝境25周年,感恩同行
1997年11月,一座規模宏大、獨具特色的佛禪文化特色景區,在千年古寺中發芽、在千年歷史的文化凝練中崛起。佛光普照東方,人曰靈山勝境。
當年的靈山,在一般人眼中,是破敗的“小有”,但在靈山人看來,是深厚的“大無”!集成千年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江南人民時代傳承的幸福香火、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匯集出蔚為大觀的“大無”勝境。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俯仰之間25載;月圓是畫,月缺是詩,圓缺輪轉25載。
如今的靈山勝境,佛光璀璨,溫暖人心,人們歡聚在靈山,共同祈福吉祥。靈山感恩真情相伴25載,特于11月15日隆重舉行靈山廿五周年感恩紀念法會慶典。
靈山勝會,眾妙和合;靈山一會,如來如愿。今日祥云繚繞,瑞氣氤氳,梵音裊裊,十方善信齊聚靈山。感恩各位二十五載的陪伴同行,緣聚靈山情意滿滿,向心而行同沾法喜。
法會現場鳴馨唱贊,經聲如濤,因緣殊勝,眾人共同見證靈山大佛開光25周年。
法會圓滿,大眾?;墼鲩L,共沐慈恩。以此殊勝功德,衷心祈愿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祈愿人民幸福,六時吉祥。
二十五載長相伴,感恩相逢皆是緣。值此殊勝日,以靈山勝境景區為依托的“靈山博物館”揭牌儀式今日也在靈山梵宮如是堂隆重舉行。此次“靈山博物館”的揭牌,預示著靈山的文化藝術展覽事業邁向文博新高度,靈山勝境擘畫出文旅融合新圖景。
自1997年開園后的文博中心,到2010年成立靈山佛教藝術博覽館,再到2022年申辦靈山博物館,靈山文化藝術展覽蓬勃發展并初具規模。不僅匯集了大量文化遺產與典藏珍品,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而且借助文旅融合的大勢,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積極致力于文化元素的挖掘、呈現和傳播。為了對景區內文化遺產、珍品進行傳承保護、規范管理,以靈山勝境景區為依托的“靈山博物館”于11月15日隆重揭牌。
在靈山勝境25周年之際,靈山博物館揭牌之時,同時開設兩大主題臨展——“魚水情深 軍旅行旅”主題畫展與“漆彩之美”漆畫作品展。并在靈山梵宮會議區二樓舉辦了油畫邀請展的開幕儀式。
“魚水情深軍旅行旅”主題畫展由當代著名軍旅油畫家孫立新老師,攜一眾油畫家共同呈現。孫立新老師,1989年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200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課程班。曾任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三、四屆油畫藝委會委員。現任軍事博物館一級美術師,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特聘藝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國家重大題材藝術創作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軍事歷史題材主題性創作。此次主題畫展共展出90幅作品,11月15日起于梵宮二樓珍寶館開展,為期一個月,誠邀各位游客前來觀展。
“漆彩之美”漆畫作品展,藝術家陳錦欽老師的40幅漆畫作品展將在其中展出,11月15日起于梵宮二樓書畫展廳開展,為期一個月,誠邀各位游客前來觀展。漆彩之美,是一種靈性的存在,以大漆為媒介,用礦物質材料(綠松石、紅珊瑚、孔雀石、朱砂、金銀箔等)來創作一直是藝術家陳錦欽的信念。本次展出的漆藝術作品,每幅作品制畫要歷時6-12個月,幾十道工序。正是耗時、耗材、耗功、耗心,及各種打磨,才成就了這批大美的漆藝術作品。正是本著對中國糅漆傳統文化與當下環保、再生、有品、有度的漆藝術保有的探討精神,藝術家創作了具有符號化的漆語言,熠熠生輝,為中華大漆藝術增添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