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集團:提效翻倍!構建“數據共享、高效管控”的財稅管理新模式
中交一公局集團是百望云的合作伙伴,財稅數字化轉型成果突出。因此,百望云特別邀請中交一公局集團的財務資金部資產稅務處處長郝卿先生,來到百望云直播間,進行了《“數據共享與高效管控“創建財稅管理新模式 —中交一公局財稅數智化實踐案例分享》為題的直播分享。
以下為直播精華內容總結,一起來看下大型企業的財稅數字化轉型的策略與實踐吧!
分享嘉賓介紹
分享嘉賓:郝卿 中交一公局集團財務資金部資產稅務處處長
關于中交一公局集團
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交建的旗艦企業,是行業領先的,集咨詢規劃、投資融資、設計建造、管理運營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基礎設施服務商。
公司現有90余家各具專業特色的子分公司,員工2.4萬余人,資質260余項,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優秀施工企業”等榮譽,是中交系統首個總資產、年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均超千億元的子企業,具備全產業鏈投、建、運一體化服務優勢,被列為國有企業“雙百行動”標桿企業。
01 財務云的建設有什么重大意義?
財務云是中交集團十四五數字化轉型的重點任務,是中交集團建設全球一流智慧運營體系的頭號工程。財務云是深度集成與集中的業財稅系統,實現了企業管理信息的橫向貫通與上下穿透,不斷支撐管理的提質增效。
財務云的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財務、資金、稅務的標準化、集約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延伸財務管理的價值,推動財務管理向更加精細化的方向升級。
二是財務云不是簡單的財務上云,關鍵是與業務協同。通過實現財務與經營生產的深度協同,形成從發展戰略到具體舉措、從經營計劃到績效考核的管控閉環,促進全業務的管理提質增效。
三是數字化是純粹的數字化,不是數字和手工雙軌制。夯實數據基礎,實現財稅、合同、項管、分包、供應鏈等系統的集成應用,構建數字化統一平臺。
四是以數字化促進管理創新與變革。加快適應性組織建設,把合同合規性管理、財務標準化核算、資金流程化支付、稅務合法化管控整合起來,建立管理中臺,打通管理壁壘,推動規范經營、陽光管理。
02財務云建設目標
1、業財深度協同
實現九類主數據和業務系統、財務系統的打通,做到“徹底通、通徹底”,在2023年底實現數據自動采集率達80%。
2、實現一鍵出表
優化提升業務財務管理規則,夯實管理基礎、提升管理效能,實現全集團“一朵云,一本賬,一張表”和賬表一體化,大幅縮短各類報表周期,支撐管理穿透。
3、實現支付自動化
充分利用區塊鏈等技術,減少支付的人為干預,實現80%的合同支付自動化,優化升級全面預算體系。
財務云如期上線,基本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為整個中交集團的管理變革和數字化轉型打了堅實的基礎。
03 財務管控流程清晰,提高規范性和效率
中交一公局集團的財務云的管控流程非常清晰,通過財務云系統,將企業章程、管理綱要、議事規則、權責手冊、制度流制度手冊、流程手冊等進行數字化的改造,確保制度和流程的一致性、流程和系統的一致性。
財務云以數據為紐帶,也打通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大大提升了財務管理效率。如:在財務云系統上線后,合同結算的審批推送由三十天縮短到七天,大大提高了業務管理的規范性和效率。
04 統一管理電子發票,實現業財稅深度融合
中交一公局集團與百望云合作建立了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統一部署進銷項管理系統,集成電子發票服務與業務系統,銜接財務核算、報銷采購、納稅申報、檔案管理等,便于集團統一管理,實現全流程自動化處理和業財稅的深度融合。
在近期,國家稅務總局下發多個文件,通過逐步試點的方式推進全電發票。因此,中交一公局集團的財務云與百望云深度融合,應對全電發票發票升級:
1.實現全電發票、稅控發票的雙軌用票管理,確保兩種發票用票準確、合規;
2.實時提取全電發票文件中數據,全電發票和稅控發票統一、自動化歸集、查驗、解析。全電發票.xml源文件合規獲取、簽名校驗與保存歸檔;自動化、實時化的風險控制與數據分析;
3. 銜接財務核算、報銷、采購、納稅申報、檔案管理等,實現全流程自動化處理。
另外,財務云還能通過百望云BI看板,深挖發票數據,實現交易金額和單價的異常變動、進銷項比對銷售趨勢等指標的統計分析和圖形化展現,打造稅務管理駕駛艙,從多個維度洞察企業的生產經營。
05 大型企業如何做好稅務管理?
在大型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日常工作中,稅費資金流是綜合性較強的一類管理指標,既包括財務人員對各稅種的管理,又包括財務人員對現金流的管理;既涵蓋了合法開展申報納稅,又涵蓋了合理享受稅收優惠。但稅費資金流管理還面臨很多難題:
第一難是,政策繁。
涉稅政策數量多、變化快,僅這兩年國家就出臺了多項新政策,這些變化和更新無疑給項目財稅人員帶來了更多的挑戰;
第二難是,計量雜。
大型施工企業普遍存在科目復雜、數量繁多、解釋不一的情況,相關人員需要投人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梳理、歸類和匹配。大部分稅務數據依賴于手工統計,信息的準確性以及可追溯性仍無法得到保障,也很難跟上國家稅務總局金稅工程四期 “以數治稅” 的稅務監督檢查手段和執法理念;
第三難是,范圍廣。
大型施工企業普遍存在區域經營多樣、項目眾多、項目周期長短不一、人員流動頻繁等行業客觀條件,針對稅費資金流的專項管理手段始終單一且低效。
那么,這些難題是如何解決的?
中交一公局集團財務云的稅務管理系統,通過百望云與稅務總局的數據接口,獲取法人全部發票數據,并與業務系統和財務總賬系統直接對接,不僅便于稅務數據在系統內自由使用,還新增了部分替代手工臺賬功能,實現納稅申報表自動填報和稅費核算單據及時提交。財務云從業務源頭規范稅務數據,及時準確的進行賬務處理,實現“賬表一致”,全面降低稅務風險。
(稅務管理流程)
在金稅四期上線后,中交一公局集團也緊跟“以數治稅”管理理念,建立了稅務風險預警及籌劃系統,可以實現賬表一致對比、納稅業務檢查,以及整體風險分析等功能,為企業的納稅申報、稅務籌劃、稅務風險提供全面、及時、有效的支撐。
同時,我個人建議企業可以在信息化的基礎上,來建設稅務風險管理體系,把企業面臨的所有稅務風險的管理目標,或稅務風險節點,植入信息化的每一個環節,做到基本風險可控。同時,還要明確實現的路徑,首先要做標準化、流程化,然后實現信息化,這個可以大大的節省我們財務人員的精力。
06 金稅四期以數治稅,如何稅務合規
首先,完善公司的稅務制度體系
稅務內控體系是企業內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稅務內控體系,是推動企業治理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的必由之路。
其次,打造公司政策研究平臺
針對特殊涉稅事項和最新政策,打造內部政策研究、業務處理的交流平臺,確保財務人員嚴格遵從稅法規定。針對各類稅法新政,及時下發范性文件,讓財務人員及時掌握各類稅收法規的最新口徑和最新變化,確保政策研究不留死角。
再次,建立公司稅務信息化系統
“財務云”上線不僅減輕了財務人員基礎工作負擔,提高了公司稅務管理工作的效率,還可結合生產經營數據和財務數據,進一步精細化公司稅務管控過程,精準管控稅務風險,為領導層提供決策支撐。
結合稅務機關大數據風險評估指標,按照“全面梳理,重點排查”的原則,定期對公司及下屬單位開展內部稅務風險評估和稅務健康度體檢,針對評估出的風險,形成涉稅風險臺帳,分析成因后及時落實整改并逐項清零,確保稅務風險早發現早整改。
最后,構建稅企溝通交流機制
針對公司各類重大涉稅業務,多次邀請相關單位共同研究探討合并重組、股權劃轉、資產劃轉等重大涉稅事項的稅務方案,確保各項方案合法合規落地。
我再簡單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是科技加速了稅務信息化建設
科技是戰略升級的引擎,加速實現數字化稅收管理平臺,實現財稅數據聯通,強化稅務管控力度,通過數據集中分析,為管理層提供準確、及時和完整的會計信息,深度參與業務運營,提高稅務服務質量。
二是財務人員的素質要為稅務管控賦能
結合企業的業務發展及國家稅收政策,在企業范圍內組織開展多維度的稅務業務專項培訓與交流,提高稅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和稅務政策的敏感性,不斷提升稅務管理的內生動力。
三是積極聯動借力
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與稅務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的溝通交流,深挖資源潛力,對外積極與主管稅務機關實現良性互動,并與專業機構和服務商開展合作交流,創新稅務管控手段,實現稅務價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