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 藝術家譚恩“去去當何極”個人展覽于12月24日在上海春美術館正式開啟
(本報訊)藝術家譚恩個展“去去當何極”將2022年12月24日-2023年1月31日期間在上海春美術館呈現,整個展覽以架上繪畫為主,展出譚恩2012年到2019年的代表作,以及2022年藝術家新的探索創作作品“時逢吉兆在寅卯”系列。
譚恩,自幼學畫,2002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據策展人劉晨旭介紹:展覽名“去去當何極”出自魏晉詩人陶淵明的《聯句》——鴻雁乘風飛,去去當何極。藝術家譚恩有隨性而動的創作特點,與陶淵明既有“猛志逸四海”心胸,同時也“性本愛丘山”的性格不謀而合。此次譚恩個展展出的“云端之上”和“位面”系列繪畫作品,呈現了譚恩創作的兩個重要的集大成階段:
譚恩,云端之上,300cm×100cm×7,布面油畫,2014
“云端之上”系列作品結合藝術家長年在自然中體驗真山真水的情感,以及對道家思想的領悟,用屈原的詩歌和神話傳說作為表達內容,賦予對生命和自然法則浪漫的遐想,為我們營造了他心靈深處的秘密基地。藝術家拋棄了只注重表面的美,也否決了缺乏歷史感的淺薄,在這個階段的作品中體現價值理性,追求升華人性,回歸更為真實的、體現人生命之重的內心風景。
譚恩,位面春秋,80×120cm,布面油畫,2017
“位面”可解釋“多元宇宙”,在譚恩“位面”系列的作品中,每一個位面都有不同的事物,有著各自的特性,引申出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能讓人跳出原來的小世界,聯想到更為廣闊的空間。如果說畢加索的立體主義是強調“時空切片”的連續性,表達在一個畫布中某些事物的多個視點,那“位面”系列作品則更強調時間的綿延,表達不同位面的宏大——微觀宇宙,以及在此穿越的精神體驗。
譚恩,時逢·寅卯10,100cm×300cm,綜合繪畫,2022
值得新關注的是2022年部分新作“時逢吉兆在寅卯”系列。展覽的“寅卯”包含了一天之中“時辰”和一年之中“生肖”的概念。譚恩從代表勝利的手勢(V)出發,將其轉化提煉成兔子的形象,卸掉一切繁復的表現手法,讓觀眾盡可能地感受色彩帶來的形式之美,用溫柔的視覺觸感表達對新一年出現“吉兆”的期待與憧憬,以迎接寅卯兔年的到來。
在本次展覽開幕現場有關譚恩藝術創作的宣傳片將同步展示。策展團隊剪輯了時長為3分鐘的先行版PV,簡明扼要地用意識流和碎片化的內容,采擷了譚恩在創作過程中的部分所思所想。其完整版的紀錄片《譚恩:山河歸途》,將完整呈現藝術家40年的創作歷程,將會在2023年4月下旬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的《譚恩:山河歸途》同名展覽同步展出。
據悉,12月24日譚恩個展“去去當何極”在上海春美術館開幕的前一天,12月23日在上海衡山路842號HABITAT藝術空間將舉行名為“Débord poétique 越界的詩意”(副標題:“如果我們可以在這里相遇” Si nous nous rencontrons ici)DEZIO與譚恩雙人展。一城雙展,同期呈現,一個在美術館,一個在藝術空間。
在本次展覽現場有關譚恩藝術創作的宣傳片將同步展示。策展團隊剪輯了時長為3分鐘的先行版PV,簡明扼要地用意識流和碎片化的內容,采擷了譚恩在創作過程中的部分所思所想。
當你感受不到生活帶給你的這種幸福感的時候,
你可以拿一支這個世界上最輕的筆,
然后開始畫畫。
When you can’t feel the happiness that life brings you,
you can hold one single pen in this world
then start to draw.
我不見得是畫得最好的,
但是我覺得如果我的作品對別人有啟發的話,
那是絕對很好的。
Perhaps I am not the best at drawing,
but I think it’s lovely if
my works inspire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