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韶華,砥礪前行—術銳作為交大科技成果轉化優秀企業代表之一接受市領導檢閱!
12月20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實地調研“大零號灣”淡水河畔科創園,參觀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聽取“大零號灣”產業布局、運作模式及打造科技創新策源高地等情況介紹,就科技企業孵化、科技人才培養、新興產業發展與相關高校、地區負責同志作了深入交流。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作為依托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自主轉化”政策成立的成果公司之一展示了醫療器械最新的產業化成果。
*陳書記考察術銳手術機器人
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歷經十八年打磨,潛心研發單孔手術機器人核心關鍵技術,依托“對偶連續體機構”這一革新性設計,推出搭載鎳鈦合金蛇形手術臂的術銳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一舉打破國外多年技術壟斷。2020年,術銳機器人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審評中心批準,成為中國首臺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單孔手術機器人。自成立以來,北京術銳已構筑全方位自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全球范圍內提出專利及專利申請超過500項。
術銳機器人具有單孔超微創、操作靈活有力、視野調整范圍大、定位臂安全協動等優勢。4支蛇形手術臂通過直徑僅2.5cm的單個切口進去患者體內使患者創傷最小化,實現微創的治療效果。蛇形手術臂兼顧力負載和靈活性,既能牽拉騰挪,又能任意方向彎轉,狹窄空間操作自如。同時,3D內窺鏡高清視覺,眼鏡蛇姿態,俯視角度利于深部解剖暴露。不僅如此,體外定位臂術中的間距固定,免除術中碰撞的風險,定位臂整體協同運動,空間任意方位可達,帶動蛇形手術臂輕松切換手術區域,增加術野覆蓋范圍。
*術銳單孔手術機器人
“小切口、大收益”原則是上海交通大學破解制約成果轉化卡點堵點的關鍵,也是術銳的期望和使命。此次陳吉寧書記的到訪調研,對術銳是鞭策也是動力。術銳將堅持通過國產自主原創的單孔手術機器人給廣大患者帶去微創治療,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高端精準醫療需求,同時力拼成為全球手術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先行者與領導者,推動人類衛生健康事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