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愛腦行動”公益項目正式啟動
不用去醫院,不用排隊掛號,不用抽血化驗,55歲以上中老年人,通過微信小程序9分鐘在家就能做腦健康體檢?近日,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的“愛腦行動”公益項目正式在全國落地啟動,走進北京市朝陽區勁松北社區、垂楊柳東社區、豐臺區東大街西里社區、廣州市越秀區流花湖社區、荔枝灣區茶滘街花苑社區、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等全國各地社區,提前送出2023年新春的公益福利——免費公益認知風險篩查。據悉,該項服務可以有效幫助廣大老年人朋友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患病風險。
“愛腦行動”新春公益福利走進北京、廣州、上海等各地社區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朝陽區勞動服務中心、豐臺區民生辦、豐臺區東大街西里社區等機構領導及北師大多位專家應邀出席社區公益系列活動,與社區老人們深入交流、分享科普知識、并送去新春祝福和溫暖關懷。
活動現場,先進的數字化篩查工具引發各大社區老人們的強烈反響和極大好感,紛紛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線上自我篩查評估,并體驗了游戲化的認知功能障礙訓練。老人們拿著自己現場篩查獲得的評估報告向專家咨詢防治專業知識,并在專家的引導下學習日常健腦小妙招。活動結束后,老人們紛紛感謝“愛腦行動”為他們送去了專業的服務和關懷,并表示對后續社區活動的期待。
活動現場社區老人們用“愛腦行動”公益項目的篩查工具進行免費的認知風險篩查
“愛腦行動”項目組工作人員現場一對一指導老人進行認知風險篩查
特邀專家志愿者分享認知癥知識、北師大老師帶社區老人練習健腦手指操,各大社區老人熱情參與
據專家介紹,目前針對阿爾茨海默病,尚無有效治療手段,也沒有特效藥,90%以上的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由家屬24小時專人照護,給整個家庭帶來極大的照護及經濟負擔。科學研究表明,針對潛在風險人群開展早期風險篩查將有效減少1/3的患病幾率。
最新數據顯示,在我們身邊每7位老人中有1位認知障礙患者,每17位老人中有1位阿爾茨海默患者。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破4億,占比將超30%。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正是基于以上社會現狀,特別發起了“愛腦行動”公益項目,并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重”實驗室)的大力支持。
通過雙方合作,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將國際前沿的數字化認知風險篩查技術帶到中國老人的身邊,為中國老年人撐起預防認知障礙類疾病風險的保護傘。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愛腦行動公益項目負責人張克潤副秘書長向大家介紹“愛腦行動”公益項目
據了解,“愛腦行動”公益項目所采用的認知風險篩查技術,是“國重”實驗室累計研發及試點應用10余年的科研成果,目前北京天壇醫院、宣武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三甲醫院神經內科都在使用該項篩查技術,并且天津、海南、安徽、廣東等全國多地醫院也有廣泛應用。
“愛腦行動”公益項目將該篩查技術應用于微信小程序,幫助55歲以上潛在風險人群實現便捷高效的早期認知風險篩查服務,同時輔以公益科普行動,提升公眾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知曉率。
此次北上廣多地社區的聯動,標志著該項目正式在全國拉開啟動帷幕。記者經過參與本次社區活動發現,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愛腦行動”公益項目,實實在在幫我們老百姓在預防阿爾茨海默病上,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社會福利。公益助力我們老百姓實現盡可能地避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增加我們老年生活的幸福指數。正如該項目的口號所說,是切實帶動我們全社會共同建立家庭防治認知障礙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