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花提示:守護個人征信,謹防洗白騙局
隨著個人信用報告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消費者們對征信報告的關注也越來越高。征信已經(jīng)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張通行證,它是個人信用最權威、最直接的體現(xiàn)。很多人在征信有問題的情況下是不能再貸款的,致使在征信報告修復這一相關領域萌生了很多非法手段,聲稱可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復”等。
正值315“金融消費者權益日”,為深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和《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關于下發(fā)2023年金融知識宣傳普及計劃的通知》等工作要求,海爾消費金融夠花APP在近期了開展了系列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海爾消金夠花提示廣大市民們征信領域不存在“洗白”、個人征信記錄更不能被修復。
征信洗白案例中,不法分子通常會向消費者索要身份證、銀行卡、手機號碼等信息,承諾可以消除不良征信記錄,要求消費者向其支付“征信修復”相關費用。并教唆消費者使用“失業(yè)等原因暫無收入”、“家中變故”等示弱描述向監(jiān)管部門發(fā)起投訴,并向消費者收取高額代理費用,最終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將消費者拉入黑名單后,不法機構拒不退還費用更甚者直接玩起消失招數(shù)。
夠花鄭重提醒消費者征信系統(tǒng)有完善的數(shù)據(jù)管理機制,任何機構或個人都不能隨意修改或者刪除已報入征信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所有打著 “征信洗白”、“征信修復”的幌子,要求轉賬匯款的行為都是騙局!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若因還款逾期產(chǎn)生不良記錄,一定要盡快還款,結清后可要求金融機構開具結清證明。征信和消費者的生活息息相關,保護好個人征信至關重要,切勿有僥幸心理,讓不法機構鉆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