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來臨,海爾消金提醒謹防網絡詐騙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絡電信詐騙層出不窮,不法分子詐騙套路不斷升級,讓消費者防不勝防。臨近315,海爾消金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電信網絡騙局,遇到兼職刷單、冒充電商客服詐騙等騙局時,一定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財產損失。
網絡電信詐騙的共同特點是不法分子會偽造個人虛假身份,將自己包裝成公檢法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電商客服等身份,向消費者提供偽造的辦公照片、證件、工號等個人信息。包裝好個人身份后,不法分子通過網絡平臺獲取消費者的身份證號、手機號以及其他個人隱私信息,一旦利用偽裝的身份獲取消費者信任后,騙子會編造各種理由實施詐騙活動。
例如,有消費者接到自稱是轄區民警的電話,該“民警”提供了警官證等信息,告知消費者名下的銀行卡涉嫌洗錢案,需要配合警方調查。接到此類電話,消費者如果信以為真就會掉入騙子布置好的陷阱中。騙子利用消費者的恐慌心理,引導消費者將資金轉入到指定賬號,當消費者反應過來的時候,資金已經被轉走。
還有消費者因為遭遇網絡詐騙,在網絡上尋求“網警”幫助,再次掉入騙子的陷阱。該網警聲稱可以幫助消費者追回損失,他們甚至還提供了報警回執,讓消費者把資金轉到安全賬戶核查,消費者轉賬后發現被騙。
如遇陌生來電、添加好友等,仔細查驗、甄別后再添加。涉及到轉賬行為的,千萬小心,不點擊不明鏈接,更不要泄露驗證碼、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尤其涉及轉賬匯款時,更要謹慎。海爾消金在此提醒消費者:萬“騙”不離其宗,凡是要求轉賬、匯款、發送不明鏈接、掃描不明二維碼的都是騙子,消費者一定謹慎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