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養免疫力 健康新主張”科普論壇:聚焦食物營養,增強國人免疫力
近年來由于疾病的影響,“提升免疫力”成為醫療界、科學界乃至全社會關心的問題。隨著疫情逐步走向平穩,我們生活恢復正常化,但是不斷變異的病毒提醒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尤為重要。建立合理的膳食習慣,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的。如何從食物中獲取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本次科普論壇的主要核心問題。
4月3日,由中國營養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辦,佳沛中國支持的“食養是良醫”系列科普論壇——《食養免疫力 健康新主張》的營養科普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營養學界的多位營養專家對國居民健康營養現狀及不同人群在后疫情時代如何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內容進行解讀。
構建大食物觀,保證膳食攝入更加平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丁鋼強所長指出,國家大力倡導“大食物觀”,是以食物環境的可持續性及保障人類健康為中心,要滿足基本的營養需求、減少食物浪費、培育更多的飲食文化。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人們新鮮食物的攝入減少,膳食質量有所降低,對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食物是決定健康和壽命的第一位因素,我們應對如何選好食物、選擇健康飲食給予更多關注。研究顯示,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始終存在,蔬菜水果攝入嚴重不足;水果攝入不足是我國疾病負擔不良飲食因素的第三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不良飲食因素的第二位。丁鋼強所長強調了平衡膳食對健康的重要性,日常膳食應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等有益健康的食物的攝入。
維護免疫力,應多吃蔬果,保證充足營養素攝入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教授在該論壇上提到,后疫情時代,人們在飲食方面的觀念和行為都存在著很多重要的轉變,而這正是我們通過合理營養來達到維護免疫力的機會。人體免疫功能需要營養“全程介入”,合理營養在免疫應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營養不良則會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各種感染性疾病的發病風險。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如何滿足身體對合理營養的需求,蔬菜水果不能忽視。我國居民一直存在蔬果攝入較少的問題,導致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維護免疫力,首先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從蔬菜水果中攝入充足的維生素C有助于調節免疫,特別是縮短某些疾病的病程,如普通感冒的持續時間,并減輕其嚴重程度;平時維生素C攝入充足的人,發生感冒的風險相對較低,患感冒的癥狀程度也相對較輕。于康教授指出,后疫情時代,應結合自身飲食習慣和家庭生活特點,通過合理飲食,有效實現吃出免疫力的目標。
避免“營養焦慮”,吃出健康未來
中國營養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劉愛玲研究員指出,總體上孩子維生素C的攝入水平是不夠的,所以我們一直在強調大家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水果為例,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如奇異果等。當然,家長朋友也不必為此焦慮,要通過多種食物的合理搭配從而滿足生長發育需要。同時也要做到飲食有節,適量運動,不過度節食,保持適宜的體重增長。劉愛玲研究員最后呼吁家庭、學校和全社會共同參與,提高兒童青少年營養素養。
改善疲憊工作狀態,恢復活力元氣
中國注冊營養師王曉純老師針對中國白領女性維生素C等微量元素攝入量嚴重不足,低于平均需要量這一問題提出建議,在生活中,可以自己準備一些水果放在身邊,比如奇異果和其他方便攜帶的水果,隨吃隨拿,可以保證成人每天所需維生素C及其他營養的攝入。除白領女性外,王曉純老師也對備孕期、孕期、哺乳期不同階段的女性提出了營養及生活方式建議。
論壇由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竇攀老師主持。
該會上,佳沛中國公司事務副總裁金世理及佳沛中國市場部總監嚴吉辰表示,作為健康食品品牌,佳沛陽光金果富含維生素C,一顆提供每日維C所需,佳沛始終堅持以奇異果之力,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社會及環境向陽而生。佳沛奇異果積極響應“2030健康中國”的理念,攜手各方,向中國消費者普及營養健康教育,倡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致力于將健康的營養膳食知識與“食養”方式帶入千家萬戶。
膳食營養是免疫的堅實基礎,我們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結構,充足的營養才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和養分。日常營養平衡,免疫力就會更強。
“健康中國 營養先行”,2023和我一起好營養,健康飲食不迷路。
本次“食養免疫力,健康新主張”科普論壇感謝佳沛中國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