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社區復興計劃——真正實現在自家門口的“飯來張口,醫來伸手”
來源:首都新聞網
北京市大興區社區物業服務協會積極探索“便民服務+養老助老+社會企業+企業社會責任”新模式。在社區持續開展“五個一”關愛行動。強化“智慧社區”與“宜居社區”深度融合。以社會建設領域“大興社區復興計劃”為指導。按照“社區強基、社區治理、社區復興”的行動路徑,圍繞黨的建設、街區更新、社會動員、銀發產業、精細管理等方面重點發力,堅持需求導向、立足社區實際,切實解決好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社區復興”活化社區存量資源,提升社區環境、修復社區治理結構、復興社區鄰里關系,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基礎,完善基層治理體系。
通過拉家常,準確定位居民實際需求,開展“物業超市”流動市集相關服務:通過服務團隊尋訪、為老助老服務、便民服務、黨建公益宣傳、“家里人”品牌推廣、志愿服務及社區周邊服務。建立以服務民生,樂逸生活為基準,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好更優的服務項目。
自5月開始,北京市大興區社區物業服務協會在大興區康順園、天堂河、云立方等多個社區開展“物業超市”流動市集相關服務。通過“物業超市”社區服務活動,發揮服務優勢對標相應問題,讓服務真正做到活動聚民心,服務暖民心,解難安民心。實現城市基層治理品牌的實際價值和社會效應。
“物業超市”流動市集活動緊緊圍繞“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共建美好幸福家園”的思想倡導下,進一步深化社區鄰里互助服務內容,營造鄰里和睦相處、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氛圍。
推進重心下移,構建基層治理創新生態。以社會動員為依托,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社會企業、社區社會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駐區單位、志愿者、社區居民等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體系。以銀發產業為導向,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養老,推動“物業+養老”綜合服務模式,探索國際康養社區建設,培育養老新業態,實現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
“物業超市”流動市集相關活動將在大興區其他社區陸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