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消費金融開展“信用記錄關愛日”宣傳活動 普及征信知識
今年是《征信業管理條例》實施10周年,也是第 16 個“信用記錄關愛日”,按照人行“6·14 信用記錄關愛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圍繞“十年征信路 奮進新征程”的活動主題,海爾消費金融積極開展征信知識普及,聚焦常見的征信問題,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征信,提高信用意識,為新時代征信事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征信是消費者在社會通行的第二張“身份證”,對消費者購房購車,乃至教育、就業等都有較大影響,維護個人征信安全至關重要。2012年12月,國務院通過了《征信業管理條例》,這是征信業的首部立法文件,并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實施。該條例對消費者享有的同意權、知情權、刪除權、救濟權等征信權益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如,同意權是指采集、報送、查詢的個人信息,需取得本人同意,并要約定好個人信息使用目的、用途和范圍。
我國央行征信系統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覆人口最多、收集信貸信息種類最全的征信系統,收錄11.5億自然人信息,日均提供查詢1084.4萬次。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信用卡、信用貸款、房貸、車貸等各種數據都會被記錄在征信報告中,另外,還有容易被忽略的非信貸記錄,比如通信、水電、燃氣等信息也會被納入征信。目前有一些城市將公共事業欠費信息記錄在個人征信系統中。據悉,我國將推動不同領域、不同平臺的個人和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不同征信系統互聯互通,為每一個經濟主體建立“信用檔案”。
信用記錄關系到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維護征信安全至關重要。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逾期的恐慌心理,打著“征信修復”“逾期上岸”的幌子,謊稱為消費者處理逾期,可將“征信洗白”,從而收取高額“中介費”,達到詐騙目的。2023年初,海爾消費金融協助青島市公安局城陽分局成功破獲一起偽造證明材料投訴金融機構騙取征信異議修改的案件,嚴厲打擊針對金融機構的違法犯罪行為。
海爾消費金融提醒廣大消費者,一旦出現逾期,通過正規、官方渠道申訴,不要盲目輕信所謂的“中介機構”、“上岸律所”等。征信異議申請有兩種渠道:一是,向信貸機構等信息提供者提出征信異議申請;二是,到所在地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分中心柜臺辦理征信異。特別注意的是,上述無論是哪種方式,都不會收取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