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Elo益邏科技亞太區總經理徐振華:購物中心數字化應回歸零售本質
購物中心數字化的未來是超級APP。
“任何數字化手段都應該圍繞一個本質展開,就是服務,服務的根本是提升消費體驗和消費安全。無論購物中心數字化做得如何深入,零售歸根到底是服務業,服務也是零售行業的初心,回歸這個‘初心’應該是我們數字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是Elo益邏科技亞太區總經理徐振華從事數字技術領域數十年的感受之一。
當下,數字化早已成為滲透各行各業,其中也包括了購物中心。我們在逛街、購物時隨處可見數字化的身影:手機二維碼支付,人臉識別支付,數字娛樂互動, 購物中心內地圖導覽,線上下單線下提貨,手機APP在線預訂停車位等等。
對購物中心而言,數字化已成為核心競爭力之一。然而,如何構建消費者滿意的數字化消費場景,仍是其重要課題。對此,贏商網邀請到Elo益邏科技亞太區總經理徐振華,分享他對于購物中心數字化進程的思考和理解,以期提供新思路。
回歸零售本質
“零售的本質是服務,零售數字化也應回到零售的本質和初心,以此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徐振華告訴贏商網,如今,數字化在零售商業的應用層面已經產生了巨大價值,不僅僅是購物的便利性,更重要的是為消費者增添了購物體驗的科技沉浸感和新奇感。
以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為例,線上渠道搭建了官方微信公眾號,并在公眾號中建設了完善的會員中心以及停車收費系統;線下空間,采用了Elo觸控交互系統,結合硬件設備,為消費者提供自助導視應用,包括但不僅限于品牌搜索、樓層導覽、餐飲美食、會員業務、泊車繳費等服務。
“購物中心數字化建設,要能提供體驗感和互動性。”徐振華指出,當前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代,是成長于科技發展的一代,他們對數字化在生活中的應用已經十分熟練,他們也更了解自己的喜好,更注重產品的個性化和體驗化,更樂于接受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產品以及服務。
因此,有趣、靈活的購物體驗更能吸引他們駐足停留。例如:日本澀谷PARCO購物中心的自助式數字購物墻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日本年輕人的喜愛,這個由六塊Elo的70英寸互動式標牌拼接完成的墻面應用,不僅為購物中心增添了美觀性,也讓消費者能及時在屏幕中獲得想要的信息,同時也加深了品牌商戶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提升了店鋪的曝光度和顧客到店率。
這些案例證明,數字化是購物中心握緊確定性的最好抓手。購物中心數字化,除了使得購物中心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優化了購物中心的運營模式,做到降本增效。同時,在洞悉消費者需求和偏好的基礎上,結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化設備等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也推動購物中心由傳統模式向新零售模式和智慧零售模式進階。
不過,雖然數字化在零售商業的應用逐漸加深,但其數字化建設卻仍在探索階段。麥肯錫發布的《2022零售數字化白皮書CXO調研》顯示,70%的零售商聚焦于線上渠道及自有平臺建設、全渠道會員運營;然而,價值鏈中上游、改造難度更高的領域,僅有不到40%的零售商將數據驅動的商品管理(選品組貨、陳列、定銷)、數字化供應鏈作為轉型重點;在對數據和算法基礎要求更高的智能門店運營決策(選址、補貨、人員排班方面),只有20%左右的零售商將其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在店內購物體驗(In-Store-Experience)的數字化上面一直沒能取得突破,Elo將在此方面做出努力和貢獻。
的確,由于高成本、人才緊缺等各種問題導致了購物中心數字化進程相對緩慢,但在徐振華看來,購物中心在數字化探索過程中,有些數字化方案還停留在表面,不夠深入,未能打造好的體驗感,有效性和提升安全性是當下較為突出的問題。
他指出,許多商業綜合體目前數字化的建設力度遠未完成,商場只注意到了場內空間的體驗打造,但卻忽略了諸如停車場的通風性等一系列小細節, 卻極大影響了客戶的到店體驗。把“購物中心推到街道的另一邊”的服務理念是改善客戶到店體驗的關鍵一環。
“如果我們把技術用在食品的溯源上,形成深入人心的品牌概念——我的東西就是安全的,許多消費者會為此付出更多的溢價, 這也將大大提高零售體品牌價值。”他表示,安全是數字化技術的核心,一切數字化手段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更好的體驗和安全。
從標配應用到超級APP
所有人都看到,零售商業正在回歸理性,由數字化重構“人、貨、場”的新零售,正在給傳統購物中心帶來新的刺激。如何真正把購物中心的運營模式搬到線上,實現真正的線上線下融合,將是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相信也是購物中心競爭力的核心。
尤其,隨著Web3.0時代的到來,數字化能力決定了零售品牌在殘酷競爭中生存的概率。零售商業與其他業態不同,企業想要保持增長,僅靠線下渠道的爆發力和流量并不足以實現,如何結合Web3.0、元宇宙等技術,融合線上線下,打造全新的體驗空間才是零售業態必須修煉的數字化內功。
徐振華認為,零售商業要做好數字化建設,就要建立一個覆蓋更廣、功能更完善、運營更精細化的超級APP,讓數字化應用在購物中心從標配走向不可或缺。
然而,在這條數字化前行的路上,超級APP該如何構建?
他舉例,匈牙利布達佩斯西區購物中心,Elo在架構這個中歐最大購物中心的超級APP時,結合Web3.0技術,插入了chatbots,連接購物中心與品牌商戶,打造了一種類似于“In-App”游戲的沉浸式體驗。
超級APP打通了購物中心、品牌商戶和獨立軟件商,讓購物中心和品牌商戶形成命運共同體,從內容搭建、運營維護、服務體驗等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
具體來看,超級APP是基于消費者的喜好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推薦和導航,讓消費者僅需一部手機,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和服務,同時享受購物中心賦予的各種優惠和活動。同時,通過與外部平臺實時對接,消費者能夠比對不同渠道的價格和質量,選擇最合適的購買方式,無論是線上訂購還是線下體驗。
“目前中國有50%的消費者在手機端進行消費,而傳統的購物中心卻沒有有效地利用這一渠道來吸引和留住消費者。”徐振華表示,這就是Elo為購物中心數字化未來給出的解答。
事實證明,Elo是購物中心數字化進程中的強力后盾。Elo與合作伙伴為匈牙利布達佩斯西區購物中心打造的超級APP,為其帶來了30%的流量增長,20%的收入增長,以及15%的客戶滿意度提升。
超級APP成功的關鍵是基于數據、內容、創新體驗、架構穩定等多方面的互相融合:數據層面,以無感形式收集并進行分析;APP架構在Web3.0技術的支撐下,實現不同功能的拓展,并使得APP在使用過程中更穩定和順暢;品牌商戶的積極參與,以去中心化的模式,讓購物中心和品牌商戶的信息互相公開,協作運營;內容的豐富性和及時性,打破信息數據的封閉感,讓消費者快速掌握品牌商戶動態;通過與外部平臺的有效對接,實現“one-stope shopping”;創新的CRM(激勵系統),確保APP的下載量和使用量。
毫無疑問,數字化改變了零售商業,而這些變化也仍將持續。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曾提出關于零售未來的4個方向:一是,零售商正在使用親身體驗與消費者建立聯系,即使不涉及銷售。零售業和蓬勃發展的公司的未來是體驗式的;二是,生態系統平臺的興起,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已經證明了穩健的供應鏈和分銷的成功,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加入市場游戲,幫助連接買賣雙方;三是,數字商品和 Web3 范式轉變,更多公司正在首次進入web3和Metaverse,許多人稱之為互聯網的下一次進化;四是,新設計的零售店,純在線品牌,增加擁有新體驗(AR、Web3、Metaverse)的實體店,進一步線下線上融合。
購物中心數字化是全渠道商業體驗的開始。徐振華認為,“如果零售品牌可以在互聯網和現實生活中同時出現,那么商業綜合體也應該如此。”他暢想,未來的商業,或將與虛擬宇宙對接,以優質服務,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邁向更好的體驗和商業模式數字化創新。(文章來源:贏商網 作者:曹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