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小知聯合廣東省硬筆書法協會共同發布《2023年兒童書法教育白皮書》
7月12日,兒童素質教育品牌簡小知與廣東省硬筆書法協會聯合發布《2023年兒童書法教育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研究并分析我國兒童書法教育的現狀和發展。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先后發布的《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等政策,把書法教育提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位置。此次《白皮書》以12歲及以下的兒童及其家長作為研究對象,共采集4065份數據樣本,從宏觀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兒童書寫現狀及困境,探討如何引導和培養兒童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得一手漂亮中國字。
《白皮書》顯示,83.6%兒童堅持每周2-3次書寫練習,半數兒童練習時長在15-30分鐘,符合兒童專注力發展特征。在各類書法中,92.8%的孩子首選練習硬筆書法,并將楷書作為硬筆入門字體,超過五成兒童在家自學書法,主要方式為臨摹字帖。
在學校書法教育調研中發現,僅有55.3%的學校開設書法課,其中城鎮學校和鄉村學校比例為9:1,巨大數字差距的背后折射出城鄉書法教育意識不強、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困境。在開設專項授課的學校中,書法課程存在專業師資薄弱、課程頻次較低、課后追評反饋不足等眾多問題,極大制約了學校書法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日常硬筆書法練習過程中,興趣不高、握筆不對、練字不得法是孩子面臨的三大難題,多數家長會采用手把手糾正練字、跟網絡書法教學視頻學習、向專家老師咨詢等方式提升孩子書寫水平,但此類教學缺乏系統性,對家長的時間精力、書寫水平要求較高,家庭書法教育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狀況。
《白皮書》倡議,校外書法培訓機構作為家校補足力量,應主動用科技賦能素質教育,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等方式提升書法教育的趣味性和參與性,聘請資深專業的老師授課,并對孩子書寫作品進行及時反饋,建立智能考評反饋系統,跟蹤檢驗糾正效果并進行二次校正,形成系統性的教學閉環。
廣東省硬筆書法協會金牌講師王慧志認為,傳承漢字書寫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和使命,應該在日常的書寫訓練中加強教育的人文性,帶領孩子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感受文字的奧妙,感悟歷史內蘊 ,增強未來一代的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