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產品是這樣練成的!李小萌這支短視頻,讓全國看懂了魯花
當前,大家都走到了一個需要重新回答我是誰、我要走向何方的關鍵路口——如何用好產品回應消費者訴求?如何用好品牌引領行業發展?
面對兩大難題,成功的品牌往往通過利用危機、發現機會,實現品牌的躍遷。但是該怎樣做又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
最近,知名博主李小萌分享了一支#做產品和做人一樣,堅持做正確的事情#短視頻,在當下快速流變的時代為品牌的發展與成長帶來了一些思考和示范,很多觀點讓人感同身受。其中談到的魯花品牌令人印象深刻,這次我們不妨從魯花開始談起。
打破消費者圈層品牌認知
一瓶好的花生油,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細節展現。但在如何選擇始終是每一個家庭都會關心的問題。
作為一名自媒體博主,李小萌在認真做了功課之后,最終選擇了魯花這個品牌。
為什么選擇魯花?顯然,李小萌懂魯花,她相信魯花的品質,也相信這個民族品牌的力量。作為前央視主持人,李小萌有著“主持界良心”的真性情,說起魯花,大家第一反應它是賣油的。視頻中,李小萌從魯花如何做好產品娓娓道來,向行業與大眾傳達了兩個核心信息:一是魯花在研發領域的專業與創新能力,二是魯花對消費者飲食健康成長的關注和承諾,讓大家真正認識到魯花是一個怎樣的品牌。圍觀觀眾看完后都會感嘆一句:“產品就是人品,了不起魯花”“魯花品質好,確實吃的放心!”“中國多出現這樣的企業,這應該是正常的。”
與其說這是李小萌對魯花價值認同上的一次真情流露,不如說是一次價值觀表達。
錨定科技創新 堅持以長期主義思維做產品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對于魯花來說,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我們看到的是魯花自成立以來始終把創新擺在了第一位,為集團帶來持續增長的力量。
專注深化核心技術,研發5s壓榨花生油,攻克世界難題
改革開放初期,小包裝食用油概念進入中國,各種食用油工廠如雨后春筍般陸續出現。1986年孫孟全創立萊陽魯花植物油廠,希望生產出高檔食用油擴大內銷。
彼時,國內花生油產業尚處于傳統作坊小榨制油階段。這種小榨法生產出來的毛油,衛生健康標準難以達標,含磷脂的食用油易產生黃曲霉素對人體有危害,而在當時的國際上也沒有能夠解決此類問題的技術。
為此,魯花集團創始人孫孟全帶領團隊,用6年時間完成技術攻關,在1992年成功研發魯花5S純物理壓榨工藝,不但徹底解決了花生油在生產過程中黃曲霉素難以去除的問題,而且也實現了花生油從小榨法向規模化、現代化生產。
此項技術也讓魯花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并一舉提升了當時中國食用油的工藝標準。
從吃好油到少吃油,從吃香的油再到吃健康的油
魯花從做一款產品到做好一款產品再到一個更宏偉的目標,魯花集團具備著長期主義這種特質。時間拉回到上世紀90年代,魯花集團已成功完成“5S純物理壓榨工藝”的技術獨創,生產出了當時最好的花生油,引領了食用油的二次革命。為了推動普通油向健康油的升級換代,魯花集團選擇在食用油領域繼續不斷拓展。
2009年魯花成立農業科技推廣公司,專門從事花生良種的引育試驗、生產示范、經營推廣。之后聯合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成功繁育“魯花19、魯花22、花育963、花育52、花育661”等等十多個高產量、高油酸的花生良種。為中國花生第六次更新換代、為花生油的提質升級作保障。在2017年在全國各大超市魯花高油酸花生油悄然上架。
從油脂的形態上看起來,高油酸花生油與普通花生油并無差異。但其營養價值卻大不相同。油酸屬于單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很重要,可調節人體膽固醇,促進生長發育。一般花生油的油酸在45%以下,而魯花高油酸花生油的油酸含量達到了75%以上。
2022年魯花集團又推出了“高油酸家族”系列產品,進一步深耕“高油酸花生油”領域。
某種程度上來講,數十年花生油領域深耕,從“5S壓榨一級花生油”到“高油酸花生油”,近四十年的堅守本身便是魯花集團長期主義的最佳詮釋。
以“利人為公”價值文化傳承為抓手 讓魯花“香”飄萬家
早在2003年,創始人孫孟全就這樣告訴自己的員工:“如果我們事事處處想到利人為公,就會得道多助,實現目標,但如果凡事利己為私,就會失道寡助,必然走向失敗,因為它違背了規律。所以要做成一個長壽企業,就要靠‘利人為公、以德取得’。”
在這樣的理念支撐下,大愛之心孕育出來,魯花自然生發家國情懷,讓企業在三十多年的發展中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利人為公,就是幫助農民走向富裕。
魯花集團的發源地位于山東萊陽姜疃鎮,孫孟全蓋起了魯花的第一個工廠,辦廠之初,他把“為人民服務”的標語掛到廠房的最高處,36年,初衷始終未變。
在外人看來,都說孫孟全不像企業家,更像一個農民代表。在魯花36年的歷史上,從不對農民打白條,所有收購都是現款現結,從不拖欠。魯花不僅獲得了消費者的歡迎,更受到農民百姓的愛戴。
“做人不能忘本,魯花的原料都是農民種的,沒有農民的支持,就沒有魯花的今天。愛農民就等于愛自己,農民好了,魯花才能一直好下去。”創始人孫孟全曾經如是說道。
作為花生油龍頭企業之一,魯花堅持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落到實處。據統計,近年魯花集團創辦了專業合作社30個,惠及500余萬農戶,幫助100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利人為公,就是絕不讓消費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
作為“賣油郎”,卻倡導消費者少吃油,這個怪事發生在魯花集團身上。這并非嘩眾取寵。從魯花生產出第一桶花生油開始,魯花集團創始人孫孟全就提出了“滴滴魯花油,永創第一流”的目標與追求,做出了“絕不讓消費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的鄭重承諾。
36年來,魯花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從“5S壓榨花生油”到運用專業壓榨技術制造安全健康的魯花高油酸花生油,在引導老百姓飲食更加營養健康的同時,也讓富含高油酸的優質好油走進千家萬戶,用高品質產品保障消費者餐桌安全。
在一次大會上,孫孟全真誠地講道:“只要我們時時刻刻想到消費者的體驗和感受,本著一顆為消費者服務的心,做出來的產品就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接受。這其中,我們一直堅守的就是,在保證產品營養健康的同時,一定要為消費者做出中國的味道。”
以先行者姿態積極探索“ESG”理念 為全行業樹立標桿
越來越多企業也意識到,將ESG理念融入企業評價和估值模式是大勢所趨。
對于魯花來說,ESG理念早已融入自身的血液經營基因當中,36年的品牌歷程中,始終暗含了ESG的價值指向。
其實,這些都可以理解為魯花已然將ESG發展理念和策略融入了品牌發展戰略,成為了企業增長的必備抓手。
當然,對于社會的關注只是一方面,魯花集團還在公司治理上做到了更多,將人才培養、文化塑造、制度建設作為立企之本。從每年斥巨資為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到倡導“誠信”和“先愛”、“產業報國,利人為公,先愛天下,以德取得”的核心價值觀,再到深信“要用制度管理企業,而不是用人管理企業”。通過對干部員工的持續培訓,魯花將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成為員工的行為規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從始至今,魯花集團早已將ESG理念滲透到日常經營、公司文化當中,已然承擔起了一個高端食用油引領者的責任與義務。
魯花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以創新務實基礎,以長期主義思維做正確的事情,使得魯花不斷壯大。中國花生產業正是擁有了魯花這樣企業的堅守,才守住了花生產業的大門,成為農產品領域為數不多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產業,守住了中國“油瓶子”的最后底線。
36年過去了,“為人民服務”的標語依舊懸掛在魯花廠房之上,“產業報國,惠利民生”的初心在魯花人心中始終未改。
魯花的崛起既是消費者之幸、花生產業之幸又是民族品牌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