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玨山書院:“文化+”驅動文化自信
佛道名山——玨山書院,位于距晉城市區東北15公里處。其前身為玨山腳下的青蓮書院,密、禪、凈土,各宗皆精,名僧輩出,時稱佛都。現存宋建唐塑,列為國寶;道觀飛峙峰頭,林木蔥蔥,山嵐繚繚,尋天門而上,恍若仙游,素譽北國武當。2009年10月,玨山景區入選中國百佳避暑名山。據傳這是當年伏羲畫卦的地方。由此,玨山書院掛了這樣一副對聯“伏羲畫卦開啟千年易學,玨山書院庚續于斯為盛”。
近日,有幸受邀登峰,實地領略玨山神奇風采,親身體會了“每年八月望,月自中出,謂之玨山吐月亦游觀之勝景也”的絕色。
書院院長馬才富介紹說,挖掘玨山文化,驅動文化自信,一直是他們努力的方向。尤其近年來,通過“文化+”,搶救打撈星宿文化,挖掘推廣易學文化,開拓研發文創產品,使深厚的道教文化煥發出時代風采”。
研發 打撈搶救“星宿”文化
玨山書院位于距晉城市區東北15公里處的玨山景區,青蓮書院在唐宋時與洛陽麗正書院、湖南岳麓書院齊名。玨山書院附近有太極湖、伏羲畫卦臺。“玨山吐月”是古澤州四大景之一,每年八月中秋一輪明月從兩個山峰之間冉冉升起,被譽為“晉魏河山第一奇”。2006年,隨著當地政府“一礦辦一業”政策的實施,縣營三八煤礦投資進行開發,經過1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三門四頂十二宮”的格局,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步步驚險,東西南北四個頂聳入云端,靈官殿、真武殿、玄天上帝殿、文昌殿等殿閣鱗次櫛比。在此基礎上,整合周邊景區,現已形成集玨山、青蓮寺、太極湖、星空館、月蓉山莊于一體的大玨山格局,成為國家4A級景區。
二十八宿與西方的十二星座一樣都是古人觀察天體運行的恒星背景,是古人定歷法、觀天象、推術數的源頭。澤州縣府城玉皇廟的二十八宿雕塑群被譽為“海內孤品”“中國宋元泥塑之冠”,由此表明,晉城是二十八宿的重要發源地。二十八宿分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象,玨山是北方玄武鎮守之地。2006年,以馬才富為首的一批晉城文化人,“以府城玉皇廟二十八宿雕塑為原型,以玨山為故事發生地,以老子道德思想為主線”,歷吋五載,三易其稿,給二十八宿編著了天文神話故事巜老子安天記》,專家評價“填補了中國神話的空白”。2012年,以此劇本為基礎、與央視動畫合作改編的52集大型原創動畫片《大耳朵爺爺歷險記》在中央電視臺熱播,被評為“全國優秀國產動畫片”。適應市場需要,在玨山建設了融天文星宿館、動態壁畫館、4D影院、衍生產品中心于一體的文化產業園,2015年對外開放,成為玨山旅游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研學 跨省打造避暑勝地
后疫情時代,“文化+”成為增強文化自信、推動旅游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玨山書院應運而生。馬才富院長說,他們給玨山書院的文化定位是四項職責:研究玨山文化,推廣星宿文化,弘揚易學文化,開發文創產品。經濟定位是四個抓手:教學、研學、游學、文創。教學,就是要培養一批易學人才,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為百姓生產生活服務,為鄉村振興助力。研學,就是要發揮玨山是研學基地和綜合教育實踐基地的優勢,充分利用文化產業園的天文科技功能,向廣大中小學生普及二十八宿文化。游學,就是要發揮玨山景區毗鄰河南的優勢,“康養山西,夏養山西”,打造河南避暑勝地;與岳麓書院等書院合作,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打造游學中心。文創,就是要發揮《大耳朵爺爺歷險記》的版權功能,利用玨山文化產業園的承載功能,與晉城剪紙、泥塑、鐵藝、絲綢、陶瓷等非遺相結合,開發一批文創產品。
研制 推出現代“西游記”
馬才富院長胸有成竹地說,他們的長遠目標是緊緊圍繞二十八宿文化的推廣抓好“三品一會”,即影視產品、文旅產品、文創產品和“一帶一路”星空文化對話會,致力于把晉城打造成世界的星宿之都。影視產品,就是要在巜大耳朵爺爺歷險記》動畫片的基礎上,以十二生肖宿為中心,繼續打造15部動畫和15部動畫電影,形成500集10000分鐘規模。文旅產品,就是要按照“二十八個人物,寫出二十八種人生,推出二十八種文化,帶出二十八個景點,讓八百里太行大放異彩”的工作思路,根據動畫片的播出進度,建設十五個文化產業園,打造“太行山上看星星”慢生活旅游圈。文創產品,就是將二十八宿動畫形象附著在當地非遺產品上,形成圖書影像、服裝鞋帽、文具玩俱、體育器材、工藝產品上,形成二十八宿產業集群。“一帶一路”星空文化對話會,就是要發揮二十八宿與西方十二星座對應的優勢,以“一帶一路”為載體,開展東西方星空文化對話。政府搭臺,民間唱戲,把二十八宿文化和產品推向全國、走向世界,讓二十八宿象十二星座一樣進入尋常百姓家。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汪國真的這句名言是馬才富的真實寫照。他說他圍繞二十八宿文化已經做了近20年,玨山書院是他二次創業的起點,再做20年,他心中的星宿夢一定能夠化為現實!(郭學良 吳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