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九章算術專項賽完美收官
首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九章算術專項賽歷經六個月的角逐,來自全國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的青少年學生均參加本次競賽。最終于8月18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2022至2023年度頒獎典禮,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經過市賽、省賽、國賽的筆試、面試、專項比拼后,最終取得小、初、高各年級組的國賽前三名。九章算術專項賽國賽的小學、初中組比賽場地與閉幕式均選定在北京市地壇公園方澤軒,高中組決賽選定在國子監-太學的敬一堂作為比賽場地。
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是教育部批準的2022至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之一,由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主辦。大賽下的九章算術專項賽設定為晉級制,共設置了市賽、省賽和國賽3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市賽-運籌推演,比賽形式以選擇題為主,主要通過適用中國珠算、算籌等相關運算口訣進行記數法學系,和《九章算術》古籍的相關知識、案例題解答,作為第一階段的市賽,旨在讓考生理解我國古人的數學技術,幫助考生初步理解《九章算術》和古人的數學思維與表達方式,體會我國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及其對全世界人類文明的貢獻;第二階段的省賽-方田商功,比賽形式多為填空和判斷兩種題型,省賽相比于市賽,不僅是在難度上有所提升,且擴大考試所選定的范圍與案例題型的多樣性,其中以勾股斗方等古代算經技術解決集合模型任務,了解我國數學家關于幾何證明的“出入相補”思想方法等,體會中國數學思想方法的特點及其價值,感悟中國創造性;
最后階段的國賽-算經實踐,比賽形式為5道古代應用題和1道定勢練習題,在開始中完全以古代算經文化的技術挑戰綜合考題的應用任務,不僅豐富了考生對中國數學文化的認識,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化。在考試中,參賽學生需現場實際利用算盤完成對應任務,根據分數出專項賽榮譽證明。
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大賽的頒獎儀式設立在故宮,“青少年是文化遺產的‘小小守護人’,肩負著傳承中華文明和開拓創新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故宮院長王旭東表示,參賽選手們對文化遺產的熱愛,將激勵文博工作者更努力地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闡釋工作。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時偉也說,中華文明的人文情懷和科學實踐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其傳承與發展生生不息,從未斷絕。
九章算術專項賽全國參與總人數68972人。入圍國賽線下賽3982人,實際到場參賽選手共3865人。18日在故宮博物院,由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及其他領導親自為九章算術專項賽全國賽獲獎的選手進行頒獎。
據悉,通過與全國多所知名院校和博物館緊密協作,大賽組委會在比賽期間積極推動文化遺產進校園、科普知識宣傳、博物館互動教育等活動,積極摸索將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和科技應用等跨學科知識系統科學地應用于基礎教育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