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容海色”那香?!ど虾.?dāng)代藝術(shù)展于文化藝術(shù)中心隆重開展
8月23日,由那香海業(yè)主、健康學(xué)院社團社群部顧問王藝萌女士策展的“天容海色”那香海·上海當(dāng)代藝術(shù)展于文化藝術(shù)中心開展。本次展覽由沈飛宇、汪東東、陳磊、陳平、梁學(xué)偉、陸偉民、王崢、王藝萌、王海霞、殷峻、周仲文11位書畫家聯(lián)合參展,及張云橋先生的“奇石妙想”石頭拼畫作品一并展覽。
![](http://pic.wy6000.com/upload/image/rw/doc/20230830/word_3419_d490c1d6099f8d690ff8e187a53e274c.jpeg)
本次展覽的主題“天容海色”源自蘇軾的詩,“天容海色本澄清”,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顏色,本就是澄澈清白的。人與自然在同一高度相遇,繼而產(chǎn)生共鳴。自然不再是無生命僅可作為獲取的資源,如同作畫與鑒賞,清澄我們的生命亦或是寧靜我們的靈魂。
![](http://pic.wy6000.com/upload/image/rw/doc/20230830/word_3419_55a15a5f875c69a946ac8ef4c984cb95.jpeg)
我們經(jīng)歷著生活的瑣碎,心念于自然的風(fēng)貌,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Tomas Transtromer)說,“詩是醒著的夢”,那么畫就是自然的深度意象。環(huán)境促使精神在自身內(nèi)部進行抽象思維運動,最終藝術(shù)家通過畫筆將那些無法言說的部分,提煉轉(zhuǎn)化成眼前的繪畫作品。不同的思緒,所念悲喜,皆是人生常態(tài)。
![](http://pic.wy6000.com/upload/image/rw/doc/20230830/word_3419_a8c4b46e7677a5afd3543e5a7f8a4c71.jpeg)
此次參展的11位藝術(shù)家,都是在繪畫界具有一定學(xué)術(shù)高度的畫家,他們堅守內(nèi)在的命運,執(zhí)著于不斷突破的藝術(shù)人生,將終其一生地繪畫作為畢生的使命。觀者所見的每一幅作品都具有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能清晰地看到畫家的情緒,來自劇烈的心跳,每一筆都在捕捉,每個畫面都在書寫精神自然史,如同黑格爾的精神自然現(xiàn)象學(xué)所述,精神以人的自然欲望與熱情,創(chuàng)造性地達到純粹的普遍自由和具體的特殊自由之間的和解。
![](http://pic.wy6000.com/upload/image/rw/doc/20230830/word_3419_15f707d173aa6c0c57bf8c587e1e7f84.jpeg)
![](http://pic.wy6000.com/upload/image/rw/doc/20230830/word_3419_9e9964d1f5983f1c47ced3eb75e9ccfb.jpeg)
法國象征主義畫家莫羅認為:美的色調(diào)不可能從照抄自然中得到,繪畫中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象和夢幻才能獲得。參展的畫家們有各自獨到的色彩處理及把控方式,在方寸之間,充分地展現(xiàn)自我真性,自然生發(fā),妙不可言。
![](http://pic.wy6000.com/upload/image/rw/doc/20230830/word_3419_c437e22706d1f5d95e5dd8703a0bbb5d.jpeg)
我們沉迷于藝術(shù),何嘗不是在尋求精神自由的通道。無論是繪畫者或是鑒賞家,當(dāng)如《國語·周語下》中周太子晉所述,“帥天地之度,順?biāo)臅r之序”,在書寫世界歷史的同時,予精神以點滴慰籍。(學(xué)術(shù)主持:楊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