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青年人才計劃專訪|朝陽凱文學子柳娃:拒絕標簽,做多元化的自己
UNTP全稱WFUNA's Training Program at the UN,中文名稱“聯合國世聯會培養計劃”。是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WFUNA)正式框架下的青年發展項目系列,包含實地項目UNYTP(Youth Training Program at the UN,聯合國青年人才培養計劃)與遠程項目UN Spotlight(UN Spotlight Training Program,聯合國全球聚焦遠程培養計劃)。
UNYTP于2012年發起,在全球范圍內選拔優秀青年每年寒暑期赴美國紐約、瑞士日內瓦聯合國總部開展正式外事活動。現已成功舉辦8期,共有來自全國約30個城市的近200名中國青年入選。
17歲的柳娃來自朝陽凱文藝術課程項目。她擅長多種樂器,并且均已拿下高水平等級的認定證書。品學兼優的她還有著非常豐富的經歷。在校內,她是學生會的會長,是廣播社的副社長,也是公益社的創始人兼社長;在校外,作為流浪動物救助站總負責人,她救助過上千只流浪動物,為它們提供庇護。她也曾以志愿者代表的身份參與到國家立法促進組之中。
今年夏天,柳娃同學通過層層選拔,入選到UNTP之中,并只身前往瑞士,參與了為期11天的正式外事活動,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為外事活動建言獻策,盡顯來自朝陽凱文學子的智慧,并在此次活動中獲得了優秀學員稱號。
此次項目結束之后,柳娃同學接受了來自UNTP組委會的采訪,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柳娃同學對于自己的收獲是如何評價的。
柳娃同學佩戴自己的聯合國通行證
柳娃同學與聯合國世聯會官員互動
01特別的收獲
UNTP組委會:在報名之初,請問你選擇UNYTP初衷和理由是什么?因為之前你已經參加過我們組織的線上項目UN Spotlight (聯合國全球聚焦遠程培養計劃),這次為什么又報名實地項目UNYTP呢?出發前,你對于此次聯合國之旅有怎樣的期待?項目結束后,你的期待是否得到滿足你看待事物、看待自身的角度產生了哪些改變?
柳娃:我在疫情以來參加了一些線上的項目,但覺得沒有實現太多的自我突破,只是一直是在做自己很擅長的事情。我很喜歡UN Spotlight的項目內容,在仔細了解過UNYTP之后,覺得線下版的應該會比線上版的更豐富有趣。加上沒有去過瑞士,非常想去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此外我也有向組委會老師咨詢了項目的內容和設定,老師們告訴我,線下項目盡管有一些主題可能會相似,但是體驗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就抱著嘗試的心態參加了。
項目開始前,我本來以為會是一個特別緊張的、極高學術性的行程安排,沒想到除了在學術方面的一些安排以外還有旅行和體驗生活的時間,比如說嘗到很多美食,體驗很多當地的人文,了解了城市文化。
在瑞士這些天,因為要和大家一起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有很多認識大家的機會。我其實在第一天和大多數人熟起來,因為在機場見面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從所學專業開始聊各種話題。大家都特別開朗,愿意聊各種各樣的東西,大家都開始熟悉了解彼此。
柳娃同學在勃朗峰
UNTP組委會:在項目期間,請問你對團建破冰、科研學習、官員互動、國際組織參訪、小組工作等環節分別有怎樣的體驗和感受?哪些環節讓你最難忘?或者有沒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小插曲”想和我們分享?
柳娃:我覺得和同期的隊員們思想上的碰撞,是最讓我驚奇并欣喜的。起初以為至少有一半兒同學都來自北京,但是后來我發現大家其實來自全國各地,我是唯一一個從北京出發的同學。大家的背景也有所不同: 來自不一樣的學校,學習不一樣的專業;有的是大學,有的是高中,有的要申請研究生。大家的背景不同,興趣愛好和擅長的方面也都各不相同,所以大家在一起做協同合作和小組合作作業時,就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思想碰撞,大家能夠聽到來自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的聲音,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因為平常在學校是沒有這種機會的。
在我從瑞士回來之后,我們班同學、包括我最好的朋友都說,我在很多事情上想法的轉變特別大,簡直就是90度大轉彎。我認為就是從我從瑞士回來開始變的。可能跟疫情也有關系,之前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太久了,導致我喜歡執著于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不是那么愿意接受很多新的事物,也不太愿意嘗試很多新的東西,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只是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但是在瑞士期間,跟來自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交流。我發現出去走一走,和不同的人進行交流,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我的世界也可以更大、也可以發生更多有趣的事情。回來之后面對很多眼前的煩惱,我就會覺得:好像也沒有什么。相比起以后還將會看到的更廣闊的世界,眼前的煩惱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重要了。對于學習上的問題、甚至是世界上發生的各種國際新聞,我看待問題的角度也都發生一些轉變,覺得這個社會真的應該更多元化、更寬容一點。現在我覺得多了解不同背景的人,了解不同的世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柳娃同學在洛桑
UNTP組委會:在小組小組展演準備和展示的過程中,你和小組成員碰撞出哪些思想火花?亦或遇到哪些難題?如果有,最后又是怎樣解決這些難題的?你們視頻博客的漢堡女王靈感從何而來?
柳娃:其實在小組作業中,我和同組的隊員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整個過程下來非常順利,我和同組隊員分工非常明確,所以效率很高。
我們有一天在逛街時發現有一個店里賣漢堡衣服,最初看到時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我就摘下來一個研究了半天,因為覺得有趣就直接購買并穿著它走在大街上,只要經過我們的路人就會看我們。我們覺得特別好玩,回去拍了我們的博客視頻。在剪視頻的時候,我們商討標題。一位組員提議,就叫漢堡女王,我們紛紛表示支持,最后就起了這個標題。
柳娃同學小組vlog 'burger queen'
02信心和期待
UNTP組委會:請問你對未來有著怎樣的規劃?有沒有目標院校或者理想
職業?現在已經為職業/學業生涯規劃做了哪些準備?參加UNYTP對你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柳娃:我的背景比較特殊,因為我的高中是在音樂項目中度過的,我們的課程和音樂相關,比如說編曲、樂理、視唱、練耳等課程,導致我其實是沒有特別多機會在學校接觸學術課程的。這也是我來聯合國特別擔心的事情--我怕我跟不上,或者是對大家所說的一無所知,我的學術詞匯量也是有缺陷的。但是我覺得我都要試一下,我就抓住了這次機會。我從瑞士回來之后,意識到我們不能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現在所學的專業里。我之所以愿意嘗試,也是因為我非常喜歡這種學術氛圍,所以我大學也是報了一個半商科專業一-音樂商業專業。我覺得對任何人來說,包括對我以前的自己,不要給自己貼標簽,或者因為自己的背景、所學的內容,來局限自己。每個人都應該向前看,試圖抓住未來可能抓住的一切機會。
我今天剛寫完羅切斯特大學的文書,它其中有一個論文主題就是--擁抱多元化的自己,我就覺得是一個特別適合我的論文主題,因為做一個音樂家還是做一個企業家的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我兩個都很喜歡,而且也都在為此付出努力,參加了很多相關的活動。起初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但我現在發現,我們應該接受學科的交叉性,擁抱多元化的自己,不要給自己定義。
現在的大學申請還有未來的工作、就業方向其實有很多是需要大家掌握多學科技能的,就是我們俗話說這種跨界。包括我自己在內,大家可以不用特別地去做很絕對的抉擇,把自己困在信息的局限性中,而是要勇于超脫,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專業和未來發展方向。
結業典禮 柳娃同學獲得結業證書
UNTP組委會:青年人不僅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受益者,更是議程得以成功實施的關鍵,青年如何更好的參與國際事務并發揮自己的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請說出你的經驗或想法?
柳娃:我認為青年人為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最好的方式就是從身邊小事挖掘、從小事做起。我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提案相關內容也是與我平時志愿者經歷有所相關的。我在來聯合國之前一直在北京協和醫院的急診做志愿者,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到國內很多醫療資源是比較匱乏的,比如說臨終關懷,也稱之為安寧治療。我通過協和醫院的安寧治療團隊,了解到了很多國內安寧治療的現狀,認為這些醫療資源狀況在國內外都是有待提升的,因此選擇這個提案。對于青年人,我們應該從自己的身邊發現這些問題,結合自己平時喜歡或者是熱愛的事情,從這些方面入手為可持續發展議程作貢獻。再比如說商賽,我們可以試圖去了解在商業環境中出現的跟可持續發展有關的一些問題等等。從自己擅長和喜歡的方面入手,能夠讓我們更容易地去發現這些社會中需要改變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除了發現這個問題,我們還要深入了解,并且想出解決辦法。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一部電影,《明日世界》。它的開頭是女主人公在上課,老師在講各種各樣的全球問題,比如說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海洋垃圾等等。女主人公一直在舉手,但老師就是不叫她。終于,老師在說完全部問題之后問女主人公舉手有什么問題?女主人公就說:我知道現在全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有非常多我們需要解決的難題,但是你們作為老師沒有一個人告訴我們,究竟怎樣解決這些問題。老師楞住了,在他思考該怎樣回復這個女主人公的時候,下課鈴響了,所有其他同學都蠻不在乎地收拾書包離開了,只剩女主人公自己一個人坐在那里,對他們的漠視感到驚訝又憤怒。
我覺得這反映了國內外的一個普遍現象,大家把新聞中和我們課上學習的很多問題只當做一個問題,只有在課上才會真正的思考它,回到生活里,我們就只把它當做課程,并不真正的在乎這些問題。我覺得這是非常大的隱患,如果我們都只把這些問題當做學業的一部分的話,顯然沒有人會真正得用心去推動它。作為一個全球公民,我們在發現問題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把它落實在行動上。我也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青年人,成為解決問題的實踐者,為這個世界共同作出努力。
UNTP組委會:感謝柳娃隊員的分享,希望你未來一切順利,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