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石軒:行業寒流中,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
很難想象,坐在對面的鄭石軒先生會用“很可怕”三個字,來描述今年整個水產行業所遭遇的嚴重挑戰,無形中令人倍感到冷冽的寒意。
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粵海飼料”,股票代碼:001313.SZ)自2022年2月登陸A股市場以來,正逢行業內外環境急劇變化,不僅出現了大宗飼料原料價格暴漲至從未有過的高度,更是出現了養殖端整體性的豐產不豐收。
兩頭夾擊之下,飼料企業乃至上下游都不得不面臨活下去的問題。“我已經很多年不怎么下到市場,但是近兩年跑了很多。”對于需要用業績說話的上市企業,粵海飼料以積極的心態求變力圖穿越周期,找到新的發展驅動力。成效如何?
日前,筆者拜訪粵海飼料董事長鄭石軒先生,談談粵海飼料于行業寒流中正經歷的這一場深刻變革,也是整個行業大洗牌下的奮楫者寫照。
![](http://www.meijiezaixian.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231106/1699262348764371.jpeg)
鄭石軒
01變革的邏輯
東東:粵海飼料今年全局性變革,怎么理解之中的邏輯?
鄭石軒:近兩年,水產養殖行業非常艱難。作為飼料企業,應該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為行業發揮出中流砥柱的作用,當然不是說單純的提供資金支持為行業輸血——這并不是最好的舉措——而是如何通過產品+配套服務,為養殖業做出具有增值意義的貢獻。回到飼料產品上,這些年行業的競爭導向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偏差,為了達成所謂“好”的指標不斷堆砌成本,讓價值顯得虛高的同時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成本的無謂增加。今年,我們把過去迎合競爭而去考慮的偏高指標主動壓下來,提出要做“真材實料”的產品。無論是指標還是原料,只要是對魚蝦不友好或沒實際價值的,我們都堅決拒絕掉。圍繞這個原則,我們對采購體系、技術體系、生產體系、業務體系等都做了相應調整進行聯動,這樣才能讓過程更加可控,結果也顯而易見。否則,過程沒有很好的把控,心中就沒有數,最后的結果是未知的,可能好也可能不好;等發覺不好的時候,再去進行調整可能就遲了,且花費的成本更大。因此,今年我們要求業務人員跑得更多,要及時了解和反饋產品的真實情況,同時對原料控制更加嚴格,對生產控制更加精準,對配方的調整更加合理,并把指標過高的部分擠下來,多方面入手來保證產品有更可靠的效果呈現。這是我們今年變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整體工作做得比較扎實。最終體現在產品上,有幾方面突出的變化:一是原料更加的真材實料,更注重新鮮度;二是把過高的指標調整到合理的范圍;三是把營養指標做平衡。整體而言,調整之后的產品對魚蝦更加友好和健康,對環境污染較少。
東東:營銷變革后,聽說業務員沒有底薪,然后很多人流失了?
鄭石軒:有些有底薪,有些沒有。坦誠來說,今年的變化是比較大,先試行一年,明年再進一步深化。我們希望的是,你的績效和所創造的價值掛鉤。當下最重要的績效體現,就是一切以增量、增效為標準,有增量、有增效才有績效。一次大的變革,出現人員流失也正常,關鍵看流失的是高價值員工還是低價值員工,不能單純以數量來判斷;人多不一定有用,有用的人多才好。如果說流失的是低價值員工,我認為對企業發展而言不算是壞事;但流失的要是高價值員工,那說明變革是失敗的。因此,我們變革的核心也是想通過比較高的激勵措施,讓更多有能力、有決心創造高績效的員工,能夠獲得更大的回報和更高的收益。過去,粵海的人均效率還是比較高。近些年為了快速上規模,放低標準招攬了很多人員,回過頭來看部分人員并沒有為公司帶來應有的價值,反而在內部產生一些不平衡,影響整體的積極性。我們現在必須把效率不斷提升。
02優化產品內核
東東:真材實料?這樣會不會給市場錯覺,粵海飼料過去在這方面有些偏差?
鄭石軒:真材實料的意思,不是說過去就用一些假的原料。近些年,飼料行業的毛利水平越來越低,很多企業不得不基于成本思維去采用一些質量指標稍微差一點,但存在成本優勢的原料。這也是行業中很普遍的一種現象。今年,我們對原料的質量指標要求更加嚴格,不符合品控要求的原料一律不準采購。同時,對原料進一步做好分級工作,將其用在最合適的地方從而讓價值最大化發揮出來,減少浪費。此外,過去出于迎合競爭的需要,且促銷量的過程中要讓步于市場,部分產品原來有些營養指標太高,存在成本上的過度投放,需要回歸合理水平。因此,真材實料簡單而言包含三層含義:第一是原料嚴選,第二是原料精準適配,第三是營養指標合理。
東東:調整之后,您感覺今年產品達預期嗎?
鄭石軒:產品效果肯定還是獲得了較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更加穩定,且成本可控。為什么能夠做到這樣?因為調整以后,不該高的指標降下來了,同時用的原料品質和產品檔次相匹配,性價比也能體現出來。這也是今年雖然原料價格漲幅明顯,而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還能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今年加強了對產品配方的管理。第一是配方不能隨便由配方師進行調整,需要經過每個分子公司的技術總監和集團的技術委員會分級把關,確保調整的合理性;第二是技術總監、技術委員會要緊盯產品的市場效果和原料變化情況,必要時能快速反應做出及時調整。當然,任何一次調整都是經過充分論證和把關。
03技術進步是王道
東東:您怎么看今年的行業形勢?
鄭石軒:很可怕!今年整個產業上下游的從業者,估計有一半會面臨很大的麻煩。不是說會到垮掉的份上,但肯定會很艱難,現在來講是如何活下去的問題。去年至今植物蛋白原料、動物蛋白原料價格接連上漲的幅度超過40%,成本攀升所帶來的壓力已大到超出了養殖行業、飼料企業所能承受的范圍。而且,往年是養得不好才虧錢,今年是養得好也虧,很多水產品的價格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這種變化讓人始料不及。全國市場來看,蝦特料可能會有15-20%的萎縮,普水料達到30%以上,整體的跌幅會在20-25%。
東東:如何才能度過行業“寒冬”?
鄭石軒:各行各業,都要練好內功。現在的電子產品、日常用品等性能越來越高,價格卻越來越便宜,我們飼料也應該通過技術的進步,達到性能提高、價格下調的效果,不能再按照原來的配方思路用到老或長期依賴某一種原料。過去,飼料企業沒有這方面的壓力去真正推動技術進步,現在到了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了。未來幾年內,技術優勢的有無會讓飼料企業之間出現新的分水嶺。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和判斷,我們才做出了今年系列的調整。目前,飼料企業的發展存在兩大矛盾:第一是成本和質量,完全靠成本投入去實現質量的提升;第二是資源和銷量,完全靠資源投入來實現銷量的增長。我們現在的經營理念和要求是,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質量要能提升,這需要把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資源可控的前提下,銷量要能增長,這需要把業務的積極性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