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耀萊遭遇要約收購,前實控人深陷破產危機
近期,新耀萊(00970.HK)要約收購事件為公司帶來了久違的熱度。此前公司收到要約人施清流先生的通知,表明其有意以每股0.9港元的價格收購公司未持有的所有股份。這一消息使得這家曾經市值百億的企業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上一次新耀萊收到資本市場關注還要追溯到前實控人綦建虹深陷破產清算危機。在2018,由于影視行業遭遇寒冬,文投控股股價大幅下跌,綦建虹質押的股權貶值,導致資金鏈斷裂。從百億富豪變成“老賴”,綦建虹其他公司的股權、財產也接連被凍結。政策監管下,綦建虹難以獲得融資,多樁訴訟下又難以還清欠款,最終一步步走向“破產”的終點。根據近期香港高等法院公示的文件,綦建虹已經被香港法院提起破產。根據相關統計,綦建虹共涉及超過60個司法案件,其中絕大部分案件身份為被告,綦建虹的名譽已經全面崩壞。
除了綦建虹個人的信譽危機受到極大影響,他一手打造的奢侈品代理公司新耀萊,也在港股市場淪為一只“仙股”。由于實控人的破產清算危機,新耀萊公司的經營和管理遭受了不小的沖擊。奢侈品代理業務需要與國際知名品牌緊密合作,而在實控人破產清算的背景下,這些合作關系和投資計劃可能遭受了嚴重打擊。這不僅影響了公司的持續經營,也對公司口碑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核心業務陷入停滯或萎縮狀態,導致公司運營出現混亂,這也是連續多年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從中報數據來看,主營業務毛利率已經跌至12.3%,公司凈利潤也由盈轉虧。這表明公司在應對危機和恢復盈利能力方面仍面臨不小的挑戰。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公司形象的損害,新耀萊核心業務前景也并不樂觀。占到總營收近90%的汽車分銷業務,由于國內經濟的放緩和消費者信心的下降,超豪華汽車市場的需求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超豪華品牌的終端表現面臨著諸多挑戰。顯然,目前的新耀萊根本無暇通過創新和變革來適應市場的變化。那業務的逐漸衰退也成了必然之勢。
總的來說,此次施清流先生對新耀萊的要約收購,無論是收購方的背景還是事件本身,都在資本市場上引發了廣泛關注。在關注收購事件的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新耀萊自身面臨的核心業務前景和公司經營危機。新耀萊的汽車分銷以及奢侈品代理業務,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戰和不確定性。而公司目前的信譽危機則對其短期運營和口碑構成了直接威脅。這些問題需要公司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加以解決,否則可能會對公司的長期發展造成不可逆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