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愛樂學術交響樂團新年巡演圓滿收官
圣彼得堡愛樂學術交響樂團新年巡演圓滿收官!2024新年之際,來自涅瓦河畔的交響樂團跨越山海來到中國,給中國的新年帶來了柴可夫斯基的聲音,珠海、廣州、武漢、西安、福州五個城市奏響了屬于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的浪漫。原汁原味的古典派,讓中國觀眾感受到了俄羅斯人對音樂的熱情。
圣彼得堡愛樂學術交響樂團先后由昂格爾和奧特爾曼領導,通過與許多指揮家的合作,更好地促進了樂團水平的提升。其中包括:弗里德、斯蒂德里、高克、德拉尼什尼科夫、戈洛萬諾夫、穆拉文斯基、穆辛、凱金、格力古諾夫、伊利亞斯博格、拉賓諾維奇、康德拉辛。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去世前9天親自指揮樂團首演了他的《第六交響曲》;1918年4月24日,普羅科菲耶夫親自指揮樂團首演了他的《第一交響曲》(古典);1926年5月12日,肖斯塔科維奇的初啼之聲———《第一交響曲》在這里經由樂團演奏家之手呈獻給了聽眾,此后的35年間,肖斯塔科維奇將6部交響樂的首演都留給了圣彼得堡愛樂學術交響樂團。
1938年,穆拉文斯基加入樂團,從1938年起執掌樂團達40多年之久的指揮泰斗穆拉文斯基,將俄羅斯這支最古老的交響樂團一舉帶上了堪與西方的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等偉大樂團比肩的世界一流地位。開啟了讓樂迷敬仰的“穆拉文斯基時代”,在其執棒的半個世紀中,樂團躋身世界頂尖樂團行列。
在戰爭期間,列寧格勒廣播交響樂團是唯一留在被圍困城市的樂團。盡管在戰爭的第一個寒冬,樂團實際上已經解散,但1942年8月,經多方努力之下,由K. 伊利亞斯博格執棒,樂團在列寧格勒首演了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現在的評論家們認為:圣彼得堡交響樂團的演奏可以稱得上風格高度純正,讓人感覺音樂家們從上一代前輩身上繼承了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的演奏傳統。在軍事封鎖期間,樂團總共演出了300多場音樂會,其中部分演出包括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的列寧格勒首演。
1988年,指揮大師尤里·特米爾卡諾夫接棒成為樂團首席指揮與藝術總監,執掌樂團三十余年。2022年,與樂團合作二十多年的尼古拉·阿列克謝耶夫成為樂團的首席指揮。如此悠久而富有底蘊的歷史,也鍛造了樂團獨特的聲音,讓樂團成為俄羅斯交響樂團最為傳統也是最杰出的代表。
作為世界樂團的代表,圣彼得堡愛樂學術交響樂團本次在中國的演出場場爆滿,吸引了大量音樂愛好者和觀眾,為中國觀眾呈現了精彩紛呈的音樂盛宴。樂團用悠長寬廣的旋律、華麗的配器、深厚的和聲,展示了普羅科菲耶夫和柴可夫斯基音樂創作中的浪漫主義風格。在恢宏的樂章中一同迎接2024新年的到來,詮釋極致浪漫。
從山簇窮荒鳥道盤,天高云邈海覺寬的珠海,到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暫依沙上頭的廣州,從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武漢,來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西安,再到百川東注天左旋,地軸入海樞在天的福州,樂團用富于俄羅斯傳統的合奏方式,充滿激情的演奏風格給國風古韻的東方大地帶來了經典的俄式美學。千般文化,交流為本;萬里蹀躞,發展為歸。涅瓦河與長江、珠江和黃河通過一場音樂會實現了“對話和融合”,也再次證明了音樂這個沒有國界的語言所具有的溝通價值。
圣彼得堡愛樂學術交響樂團的中國巡演不僅在音樂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為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搭建了重要的橋梁。樂團成員表示,他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觀眾對音樂的熱愛和支持,也希望能夠再次回到中國與觀眾們分享美妙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