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超頭部主播吳召國,回鄉敬老做公益十年如一日
“心系家鄉,公益十年”落定費縣新埠村
2024年2月2日,由快手超頭部主播、廣東思埠集團董事長吳召國舉辦的“心系家鄉·公益十年”回鄉公益活動,在他的老家山東臨沂費縣新埠村落下帷幕,2015-2024,吳召國的家鄉公益走過10年。在這次活動中,吳召國公益行動再次成為了焦點。
十年公益,吳召國一直在路上
十年前,這位從山東臨沂費縣新埠村走出去的“毛頭小子”吳召國,通過自己的艱苦創業,在市場上摸爬滾打、不懈努力,把思埠集團打造成為中國化妝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一躍成為上億身價的企業家。隨著自己的事業不斷壯大,一個暖心的想法萌生,他做出一個決定,要每年回鄉,為60歲以上老人送物資、發慰問金,吳召國慈善基金會應運而生。今年是吳召國回饋鄉親老人的第10年,在這10年里,吳召國的公益敬老行動已經成為他的日常,真正做到了“十年如一日”,而家鄉的老人,也年年盼著吳召國能回來看看,吳召國在公益敬老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他說這已經不是公益了,更是一份責任,而這份責任很重,要走的路也很長。
回鄉正值小年,吳召國帶著大批年貨回到老家,除了大米、牛奶、排骨、大蝦、羊毛被、罐頭禮盒、瓜子禮包等等這些年禮之外,他還為村里160多位六旬老人,包了現金大紅包,讓他們可以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在新埠村村委會大院里,擺滿了豐盛的宴席,吳召國和老人們坐在一起,吃起了小年團圓飯。老人們拿著慰問品和紅包,十分感動,不斷地感謝著吳召國的慈善舉動。吳召國說,作為公益事業,就要實打實地回饋鄉親,只要是符合領取條件的老人和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
敬老不僅體現在物質上的贈予,為豐富家鄉老年人的生活,填補精神需求空白,本次敬老活動,吳召國還特意邀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唱人宋守蓮老師現場獻唱《沂蒙山小調》等歌曲,還邀請了豫劇團來到新埠村,為老人獻上精彩紛呈的演出,豐富了老人們的精神世界,在小年這個喜慶的日子里,增添了更多的歡樂。
做公益難,做到知行合一更難
做公益說起來容易,但長久地堅持下去卻很難,就拿2019年突如其來的口罩問題來說,全國上下都陷入了沉默,因為封控原因,回家鄉送物資也成了問題。但在吳召國眼中,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公益敬老的腳步,他積極協調各方,主動聯系村委,在保證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努力推進回家鄉進程,就這樣,在疫情爆發的三年里,慈善沒有中斷,溫暖沒有止步。
做公益真的很難,所有人都生活在各種社會輿論中,人一旦出了名,就會收到各種質疑和謾罵,那種壓力一般人都無法承受。著名歌手韓紅,就因為公益事業,招來各種負面聲音,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和侮辱,她終日憂郁幾近崩潰。公益事業對捐贈人來說太難了,郭德綱談到明星做慈善時感嘆說“挺難的”。“不捐吧沒有人性,捐了吧涉嫌作秀,捐多了吧是張揚,捐少了吧是吝嗇”。郭德綱也對自己公益事業做出總結:“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再難,吳召國沒有放棄。
做公益真的很難,難的是承諾不可辜負。“說到做到,知行合一”一直都是吳召國的做事風格,他從小在新埠村長大,這里有他太多的記憶,他熱愛自己的故土,作為有責任的企業家,作為快手的超頭部主播,作為家鄉的一份子,要踐行自己的諾言,既然要做,就不能停止,壓力再大也要咬牙堅持。
做公益真的很難,難的是責任不可推脫,村民的善良和淳樸耳濡目染的影響著這個從村里走出來的孩子,當吳召國拼命工作,艱苦創業,有了成績之后,他仍然不忘鄉親的恩情,他堅定地認為,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他有責任來扛起為家鄉做公益大旗。
如果說心系家鄉是吳召國的大愛,堅定十年就是責任和擔當,堅持公益之路,吳召國從來都不是說說而已,他用行動來證明了,公益不是一朝一夕,慈善需要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