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實施河北省首例單孔機器人同期胃腫瘤聯合膽囊切除術
2月2日,在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手術室、麻醉科及術銳機器人公司技術團隊的大力配合下,趙群教授團隊帶領外三科成功完成河北省首例單孔機器人同期胃腫瘤聯合膽囊切除手術。據悉,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是國內第5家成功開展單孔機器人胃腸腫瘤手術的中心,本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該院微創外科技術再上新臺階。
該名老年女性患者,主因上腹痛伴惡心20余天就診于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外三科,胃鏡及全腹CT顯示胃腫物大小約4*2cm,位于胃底后壁,同時伴有膽囊結石、膽汁淤積及膽囊炎,膽囊結石長徑約4cm。術前,趙群教授團隊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綜合評估,決定同期為患者實施胃腫物切除聯合膽囊切除術。
當下,微創手術已逐漸取代傳統開放手術,成為胃腸腫瘤手術治療的主流方式。由于胃腸腫瘤手術的復雜性,無論是腹腔鏡手術或機器人手術,多采用多孔手術的模式。伴隨醫療科技的飛速發展及微創外科理念的不斷深入,單一切口、更少創傷的單孔腹腔鏡機器人成為外科手術的重要創新和新的希望。單孔手術機器人的技術難點主要在于,經由單一入腹切口實現復雜的腹腔內手術,無法給手術工具和其定位臂提供足夠的體外移動空間,這對手術工具在體內的負載能力與移動靈活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目前,國產單孔手術機器人系統發展迅速,已實現“彎道超車”,相比進口第一代單孔手術機器人操作系統,國產蛇形臂單孔手術機器人系統展現出顯著的技術進步,其采用國際首創“面向連續體機構的形變驅控技術”,兼顧運動的靈活性和負載力,具有運動范圍廣、負載力強、可靠性高的特點,真正還原多孔手術的操作感。
經充分討論,手術團隊決定采用國產蛇形臂單孔手術機器人系統對患者進行手術。術中采取繞臍4cm小切口,在單孔下利用1個鏡頭及3個機械臂對胃腫物充分的游離,進行局部切除,最大限度有效保留正常胃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由于慢性炎癥,患者膽囊周圍黏連嚴重,膽囊壁水腫增厚,增加了手術難度。利用蛇形手術臂兼顧力負載和靈活性的特點,術者既能牽拉騰挪,又能全周向彎轉,精準、穩定地完成膽囊切除。手術操作僅用時2個半小時,術中出血約5ml。
近年來,趙群教授團隊已完成超500例達芬奇機器人胃腫瘤手術和近百例國產機器人胃腫瘤手術,其中不乏雙原發腫瘤的同期切除手術,一次手術解決兩個疾病,最大限度減小創傷,減輕患者痛苦。團隊持續探索創新,2023年開展了5G遠程機器人胃癌根治術,在世界上首次報道利用5G通訊技術和機器人手術系統在臨床上對胃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并注冊臨床研究,以期使更多的優質資源得以共享,更好造福人民群眾。
本次單孔機器人手術的成功實施,既是國產單孔機器人應用領域的拓展創新,也是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手術團隊精湛技藝的充分展現,為醫院醫療技術的智能化、精準化、微創化注入新動能,為學科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外三科將繼續加強創新技術的應用與實踐,開展高質量臨床研究,提高科室醫療服務水平,為健康河北、健康中國戰略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