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哈必吃,離哈必帶”的秋林里道斯紅腸,南北食客都愛吃
豆腐腦是甜還是咸,正月十五是吃元宵還是湯圓……關于南北飲食差異的討論層出不窮。不過在哈爾濱,不管是來旅游的南方“小土豆”,還是本地北方“大地瓜”,都能在秋林里道斯紅腸里找到共識,那滿口的肉香和熏香,彈牙筋道的口感,誰能不愛?“來哈必吃,離哈必帶”的哈爾濱城市美食名片果然不虛傳,隨著冰雪旅游而翻倍的銷量也驗證了秋林里道斯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始于1900年,作為正宗哈爾濱紅腸,秋林里道斯是如何做到傳承124年,并且憑借一根紅腸收獲南北食客的喜愛?也許吃過才更能品味到秋林里道斯的獨特魅力,更能理解到它長紅百年的秘密。
國人偏愛的熏香味道,秋林里道斯做到了極致
哈爾濱紅腸是東北的著名特色食品,更是哈爾濱市的驕傲。在哈爾濱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賣紅腸的店鋪或者小攤販,但你吃過不同品牌的紅腸,會發現市面上的紅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秋林里道斯紅腸,一種是其他紅腸,因為秋林里道斯那標志性的濃郁熏香,讓人著迷,無法被模仿,同時又難以替代。
煙熏食物的起源可以追溯都舊石器時代,人們偶然間發現在煙霧彌漫區域的肉會形成一種特別的質感和味道,而且保存地更好。如今,煙熏風味成為了中國人最珍視的美味,從南到北,在湖南、福建、兩廣、哈爾濱......都可以看到煙熏味的影子,更是被認為是生活里該有的煙火氣。
為了讓紅腸的煙熏味更具獨特風味,秋林里道斯不僅遠赴俄羅斯到“紅腸的祖庭”取經,而且內部注重革新,通過資深老技師不斷精進工藝流程,最終規范總結出了25道工序,從選料、分割,到最終檢驗、成品,于細節處把控那獨特的煙熏風味,同時確保產品品質。
熏制作為25道關鍵工序中的核心,也是秋林里道斯紅腸能保有記憶中的老味道的關鍵,這一步始終由人工操作,并且堅持選擇硬雜木熏烤。不同的季節、濕度、溫度下,木柈用多少擺放成什么形狀、間距多大對紅腸熏制效果最好,是專業老師傅才知道的秘訣。熟悉各種木材燃燒特性的他們,更偏愛用比較抗燒的硬木,只因它的煙熏效果最好。不得不說,煙熏風味已經被秋林里道斯拿捏到了極致。
為了保證每一爐紅腸都呈現處誘人的色澤和濃郁的熏香口感,熏烤師傅基本一天一夜都在操心熏爐。紅腸會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頭遍”熏烤,再蒸煮一兩個小時,然后再推進熏爐進行“熏二遍”,只有“掌爐”師傅驗證后,才會封爐,讓紅腸在余燼中低溫熏烤十幾個小時,直到第二天早晨出爐。在匠心和時間共同作用下,才有了秋林里道斯紅腸Q彈緊致、紅潤油亮,帶著木材明火的煙熏風味,成就了標識性的味道。
肉食者的天堂,盡享健康高品質腸
如果說哈爾濱人對秋林里道斯紅腸的喜愛是源于從小到大的生活習慣,但是打卡哈爾濱旅游的游客,大多也會在品味過秋林里道斯紅腸后,選擇它作為哈爾濱特產帶給家人和朋友。一方面,秋林里道斯的店面特別多,在哈爾濱幾乎隨處可見,游客買起來特別方便;另一方面,秋林里道斯品質真很讓人放心,每一口都能讓人心滿意足,仿佛來到“肉食者的天堂”,可以盡情享受大口吃肉的快樂。
更重要的是,秋林里道斯為了擴大用戶群體,面對新一代消費者研發了小包裝、獨立裝的小Q腸休閑系列和健康化的“0淀粉”系列等產品,豐富腸類食品的種類和口味,滿足消費者多元化、便捷化需求,讓南北方的食客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肉制品。
秋林里道斯始終堅守“不合格的原材料堅決不入場,不合格的產成品堅決不出廠”的底線。為此,秋林里道斯主動引入外部權威檢測力量對原材料進行嚴格把控,按照先進的品質及衛生管理制度,并且在25道工序中各個“關鍵控制點”監督管控,對空氣、冰屑等生產環境的檢驗都細致入微。此外,秋林里道斯生產線也進行了自動化升級,與哈工大機器人公司合作開發出食品行業第一條自動包裝生產線,順利解決企業旺季人力不足的問題。
同時,秋林里道斯積極推動管理信息化,上馬ERP系統,貨品、訂單、銷售、庫存、財務等一切數據資源入網上線,時時更新維護;建立精細化管理流程,將生產流程細化分解,并配合相應的組織機構拆分,各個車間以小單位獨立核算,便于規范化管理與控制;同時,門店安裝智能監控系統,升級采用智能秤……總之,從產到銷,所有環節數字化管理、精細化控制。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引入,讓秋林里道斯紅腸這個充滿真誠和溫度的手工美食具備了更高的品質,也為其流傳南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民以食為天,美食其實就是一種“通用語言”,讓南北食客自此鏈接。“來哈必吃、離哈必帶”的秋林里道斯也是哈爾濱遞給世界美食愛好的一張名片。品牌因城市而生,城市以品牌為榮,隨著哈爾濱旅游成為熱潮,積極擁抱新時代的秋林里道斯也迎來了新發展,必將實現從百年老字號向百億老字號的跨越,也將為更多人帶去豐富的美味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