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非遺——胡慶魁/歡慶新中國成立75周年榜樣人物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改革開放46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年,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強調,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考察時強調,注重傳承城市文脈,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非遺”優秀文化精髓,此次主題活動通過召集來自全國各地漢族、蒙古族、納西族、回族、彝族等民族的非遺文化傳承人和藝術家們,同臺演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民族音樂,激情“唱響非遺”之聲,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胡慶魁,湖北松滋人,畢業于武漢大學生物系。中共黨員。曾任海南省紀委信息中心主任、《中國紀檢監察報》駐海南記者站站長。兼任海南省社科期刊審讀。2012年退休。
系海南省委組織部專家庫成員、cctv首批高級智庫專家、中國散文網名家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非遺詩詞傳承人、中國非遺盆景傳承人、非遺金牌手藝人、非遺高級智庫客座教授、世界非遺研究院特邀院士、中央新影中學生頻道文創時代欄目副會長、全國優秀文化傳承代表人物、民族藝術品牌領航人、當代實力派藝術大家、2024年獻禮全國兩會優秀傳承典范。2022年6月,“鑒于胡慶魁先生在中國盆景藝術上的杰出成就和國際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貢獻,聯合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授予其‘國際和平藝術家’榮譽稱號”。
為中國當代散文獎獲得者。作品選入《散文.海外版》《讀者》《中國散文大系》等選刊、選集和年卷、大系,獲全國獎。多篇散文、小說選入人教版初高中語文閱讀經典和試題。
散文集《桃花水》《在海之南》,報告文學集《紅土地上的人們》,長篇報告文學《風流海南》,詩集《楚園新韻》,與人合著《大國.大家》(孫曉云、胡慶魁、范迪安)《一代巨匠》(范迪安、胡慶魁、馮遠、蘇士澍、何家英)和專著《海南樹種盆景制作與養護》等公開出版。《文化強國藝術榜樣胡慶魁》2022年7月由cctv印刷發行。
用胡慶魁創作盆景制作的郵票在聯合國、法國、加拿大、奧地利等國發行。用胡慶魁盆景制作的《盆景與詩的交響》臺歷贈送中央國家機關和外國駐華使館。
人民日報記者桑干團隊曾以《胡慶魁的詩意人生》紀錄片和長篇新聞述評《胡慶魁的木石人生》予以深度報道。中國文聯鐵凝主席贈言胡慶魁“積健為雄”,中宣部李書磊部長寄語胡慶魁:“高峰,對于攀登它的人,比對于仰望它的人,更有意義!”
胡慶魁現任海南楚風木石博物館館長。
詠盆景
《玉樹臨風》
胡慶魁
半片枯木生一干,
玉樹臨風兩三枝。
待到花開香九里,
碧螺茶洇打油詩。
注:香九里。此作樹材為九里香,嶺南盆景七大材料之一。花開時節,香飄九里。
碧螺,即碧螺春,中國名茶。老漢杯中之物。
詠盆景
《小老樹》
胡慶魁
小樹滄桑有老骨,
綠葉蘇榮無塵俗。
吟懷何必霜須拈,
清風拂袖好句出。
詠盆景《絕
世而獨立》
胡慶魁
一段枯木幾條溝,
喜見新葉在上頭。
人生亦如盆栽樹,
才說春花已近秋。
詠盆景
《詩和遠方》
胡慶魁
總有掛懷剪不斷,
無論朝暉與斜陽。
天若有情情未了,
今日尋詩到遠方。
詠盆景
《大江東去》
兼懷人
胡慶魁
猶記蘇翁唱大江,
毛公湘水抒衷腸。
風流人物淘未盡,
我問老樹誰短長?
注:蘇翁,即蘇東坡,蘇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傳世。“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毛公,即毛主席,有《沁園春.長沙》響譽寰宇。“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詠盆景《怒發沖冠》
胡慶魁
勢若箭簇向天問,
怒發沖冠氣干云。
世間常有不公亊,
報與盆栽訴不平。
詠盆景《秋雨疏林》
胡慶魁
一二三四五六干,
勢若奔涌南渡江。
秋雨潤澤濕老樹,
漁歌唱晚頌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