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骨髓瘤關愛月 | "奏響生命凱歌,醫路相髓"全國科普公益系列活動
關注患者可長生存新趨勢,建立慢病化全程管理新觀念,為患者爭取最大生存獲益
中國北京2024年4月3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腫瘤創新公司,今日宣布,由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整合康復專委會共同主辦、百濟神州支持的"奏響生命凱歌,醫路相髓"國際骨髓瘤關愛月全國科普公益系列活動已圓滿結束。
"國際骨髓瘤關愛月"是由國際骨髓瘤基金會(IMF)于2009年3月首次設立,倡議醫務人員、患者及相關護理人員行動起來,提升社會對骨髓瘤的認識。本屆"奏響生命凱歌,醫路相髓"國際骨髓瘤關愛月全國科普公益系列活動,分別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都、杭州、武漢、濟南等十城陸續開展,旨在提高全國公眾對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呼吁各方關注多發性骨髓瘤可長生存的新趨勢,建立慢病化全程管理的新觀念,為患者爭取最大生存獲益。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淋巴瘤診療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整合康復專委會主任委員邱錄貴教授表示:"隨著診療技術發展和創新藥物的應用,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取得顯著進展,已進入長生存、慢病化管理時代。各方亟需更新觀念,推動疾病全程管理和整體治療水平的提升,助力患者實現規范治療和整合康復。我們期待通過本次系列科普宣傳活動,在普及疾病知識的同時,推動行業為腫瘤患者的全程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支持。"
多發性骨髓瘤作為血液系統第二大常見的惡性腫瘤[1],好發于老年群體、臨床診斷困難、不可治愈且終將面臨復發。患者骨髓內漿細胞惡性增殖,分泌大量異常免疫球蛋白,俗稱"壞蛋白",常造成骨髓、骨骼、腎臟等相關器官的損害。此外,該疾病也被稱之為"吃骨頭的血液病",很多初診患者伴有溶骨性損害、骨質疏松和/或壓縮性骨折等骨相關事件。
百濟神州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吳曉濱博士表示:"本著 ‘百創新藥,濟世惠民' 的初心,我們始終以患者為先,持續關注腫瘤患者的未盡之需,積極推動腫瘤慢病化全程管理。作為一家全球創新腫瘤創新公司,百濟神州將繼續與專家和患者一起努力,讓患者在接受更高質量的治療同時,提升長期生存質量,為患者和家屬的生活帶來積極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