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生醫藥創新創業菁英交流會在京圓滿閉幕:共聚北大,大咖論道,共繪創新創業新藍圖
2024年4月27日下午,“首都生醫藥創新創業菁英交流會”在北京大學中關新園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北京大學創新學社主辦, 鼎好DH3、北京大學生命科學產業協會、北京協和醫學院醫藥健康創投會、清華大學中美生科青年創投俱樂部、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創業協會聯合主辦,四川幀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香港醫藥科技創新學會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
本次論壇由央廣主持人雯慧(下圖左)與北京大學學生高凌主持
論壇邀請了北京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劉德英院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魏文勝教授、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終身名譽教授David P. Roye博士、原FDA器械中心醫務官張明東博士、北極光創投合伙人宋高廣博士、美因基因(HK.06667)創始人肖哲先生、國科投資醫療組組長張堃博士、約印醫療基金董事長&創始人鄭玉芬女士、清科資本合伙人孫增平先生、夏爾巴投資創始合伙人邢丞先生、聯想之星合伙人王一先生、元珈生物科技孵化集團創始人黃從海博士、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王竟菁主任、清華大學藥學院原副院長尹航教授、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圖靈.達爾文實驗室副主任趙宇教授、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陶勇教授、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黃飛龍教授、未名企鵝聯合創始人&總裁田瑛女士、嘉華藥銳聯合創始人肖云女士、微遠基因創始人許騰博士、觸幻科技CEO禹浪先生、佩德生物創始人谷陟欣先生、北京大學健康傳播專業負責人許靜教授、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研究員錢永軍博士、阿斯利康大區副總監賈振寶先生、Medcareer創始人李柄樺先生、醫學科普博主(嗶哩嗶哩百大UP主)伯納德博士、瑞承天啟創始人王立華先生、小象智合首席戰略官李治華先生(以上按發言順序)等行業領導、學術大咖、投資人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生醫藥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分享領域創新創業實際案例,探索創新實踐路徑。
論壇開幕
在北京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德英的精彩致辭中論壇順利開幕。劉院長首先對各位嘉賓和全體參會人員表達了熱烈歡迎,并以幽默的語氣點燃了現場的氣氛。隨后劉院長深入探討了高校在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強調了國家層面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支持,并分享北京大學在這一領域的具體實踐和成就。劉院長指出,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在于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能力。在資源獲取方面,劉院長強調了高校、政府和市場三個層面的支持。他特別提到了教育部對創新創業的重視,以及地方政府和科技園為創業者提供的各種資源和服務。
主旨分享
在主旨分享環節,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魏文勝教授、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終身名譽教授David P. Roye、原FDA器械中心醫務官張明東博士、北極光創投合伙人宋高廣博士、美因基因(HK.06667)創始人肖哲先生五位嘉賓分別做了主題報告。
魏文勝教授分享了基因編輯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其團隊在該領域的貢獻。他討論了基因突變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探索基因功能并治療遺傳性疾病,將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魏教授還介紹了他的實驗室在開發新型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工作,并展示了基因編輯在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例如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David P. Roye教授在演講中分享了他作為醫學專家和企業家在中國的經歷。作為首席醫療官,他參與了JuniperMD公司的創立。他從國際視角強調了兒科矯形外科手術的重要性,并提到了在中國進行的臨床實驗和建立的醫療機構。此外他還討論了中國醫療保健系統的變化,特別是在治療腦癱方面的挑戰和機遇。最后,他強調了在中國建立一個全面治療腦癱的新設施的愿景,以及與遺傳學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提供更全面的患者護理。
張明東博士在演講中深入探討了創新醫療器械的國際化發展,特別是針對美國市場的FDA審查流程。他首先概述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并強調了創新在提升國際競爭力中的重要性。張博士詳細介紹了FDA的創新醫療器械認證程序,包括突破性器械認證和創新器械快速審評機制,旨在更快地將那些為了更有效地治療或診斷生命威脅或不可逆轉地破壞人類健康的疾病或病癥的設備和產品引入市場。他通過實例分析,展示了中國企業如何利用這些FDA鼓勵創新的措施成功進入國際市場,并獲得美國醫保支付支持的優勢,張博士的分享為醫療器械企業的國際化戰略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啟示。
宋高廣博士在演講中從歷史視角分析了醫藥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他首先回顧了現代制藥工業的起源,強調了藥物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性。宋博士隨后討論了行業在20世紀中葉的轉型,特別是青霉素的發現對醫藥產業的影響。他特別提到了醫藥監管政策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如何推動了行業向生物技術時代的過渡。此外宋博士還強調了中國醫藥行業的特殊性,包括政策改革、市場準入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挑戰。最后,他對未來醫藥行業的發展方向提出了見解,指出創新是醫藥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肖哲先生在其演講中強調了在人工智能時代,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和機遇。他指出,隨著AI技術的發展,醫療器械領域正迎來增長,為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潛力。肖先生建議創業者應選擇自己熱愛且具有社會價值的領域,并從用戶需求出發,定義清晰的企業愿景和使命。他還提到了創新原則,包括超越現有產品和服務的邊界,采用第一性原理思考,并設定高目標。肖先生鼓勵廣大創業者從小市場開始,通過最小可行產品進行迭代,同時注意風險管理和個人健康。他提醒創業者要聚焦核心競爭力,有效利用資源,并在融資過程中保持耐心和毅力。最后,他強調創業的價值在于追求精神和人格上的獨立,以及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在主旨分享環節的尾聲,本次論壇主辦團隊負責人相繼上臺進行介紹。
本次活動的總策劃人韓沛恩先生(北京大學創新學社會長團成員,一線風險投資機構從業者)首先代表主辦方感謝了各位嘉賓與觀眾蒞臨指導,并指出舉辦這場活動的初衷是希望能夠聯合首都其他高校優秀學子及校友,邀請業內資深從業前輩,為廣大生物醫藥專業的在校生提供行業前沿趨勢與職業發展建議,從而更好地進行人生規劃和職業選擇。
圖為韓沛恩先生(左)與宋高廣先生(右)合影
隨后本次活動的總負責人柳澍達先生(北京大學創新學社醫療部部長)向在場的嘉賓及觀眾們介紹了活動的組成團隊,并深入講解了創新學社及其醫療部的運行情況。
圖為柳澍達先生致辭
自2009年創立以來,北京大學創新學社便以創新創業、金融投資、前沿科技為核心領域,積極開展各類活動,多次榮獲各類榮譽。此外,學社還成功舉辦了多屆首都高校創新創業大賽,為眾多創業項目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支持,有力推動了創新創業的蓬勃發展。
柳澍達先生隨后詳細解讀了創新學社醫療部的獨特之處與顯著成果。作為北大人醫療大健康創投的堅定守望者,醫療部始終專注于前沿科技領域及模式創新領域的深入探索,為醫療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醫療部的主要工作方向不僅包括針對行業熱點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深度剖析與交流,還為醫療領域創業者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并成功搭建了一個立足北大、聯合周邊高校及北京醫療行業領域企業的高質量醫療行業社群。目前,該社群已匯聚了400余名行業精英,共同分享和探討醫療行業的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
最后,他熱情邀請在場的嘉賓加入這一社群,共同構建生物醫藥信息交流平臺,攜手推動醫療行業的創新發展。同時,他作為一位正在路上的醫療行業創業者,也表達了對與各位嘉賓深入交流、共同進步的殷切期望。此次活動不僅為首都醫療雙創事業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也充分展示了北京大學創新學社及其醫療部的凝聚力與統籌力。
除北大創新學社醫療大健康部外,本次論壇的聯合主辦方北京大學生命科學產業協會劉夢涵女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創業聯合會孟祥奧先生以及協和醫藥健康創投會張夢原女士也在此次活動中亮相并各自介紹了其所在組織。這些組織均致力于推動學生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創業活動,為學生提供交流、指導和資源對接的平臺,以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及科研成果的轉化。他們的積極參與和貢獻,無疑為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為劉夢涵女士致辭
圖為孟祥傲先生致辭
圖為張夢原女士致辭
圓桌論壇
在圓桌一中,醫療投資的現狀及風向成為與會者討論的焦點。國科投資醫療組組長張堃博士主持了會議,與五位來自不同投資機構的嘉賓共同探討了這一主題。約印醫療基金董事長、創始人鄭玉芬女士分享了她個人的職業歷程和對醫療投資的熱情。她強調了對早期項目的偏好,以及與創業者緊密合作的重要性,同時提到了她所在機構在實體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的成就。清科資本合伙人孫增平先生討論了醫療投資行業的特性,并提到了國家醫保政策對行業的影響。他認為,盡管當前環境充滿挑戰,但醫療行業的投資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北極光創投合伙人宋高廣博士結合個人教育背景和行業經驗,表達了對醫療投資行業的樂觀態度。他提到了中國醫療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并對未來的投資機會表示期待。夏爾巴投資創始合伙人邢丞先生以夏爾巴人幫助登山者的形象比喻了投資者與創業者之間的關系。他強調了投資對于支持創業者攀登事業高峰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其在醫療健康項目上的豐富經驗,表示要堅定投資生物醫藥行業。聯想之星合伙人王一先生介紹了其機構在醫療投資領域的戰略和方向。他提到對于早期創業項目的關注,以及對于培養新一代醫療投資人的承諾。在討論環節中,嘉賓們就醫療投資的現狀、未來趨勢、以及如何在變革中尋找機會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們一致認為,盡管當前醫療投資面臨諸多挑戰,但長期來看,該領域仍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價值。最后,嘉賓們提供了關于他們所在機構的招聘信息,鼓勵有志于從事醫療投資的年輕才俊加入他們的團隊。
圓桌二的主題是科研成果轉化的趨勢和要點。元珈生物科技孵化集團創始人黃從海博士擔任主持人,與五位來自不同科研和醫療領域的嘉賓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王竟菁主任從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的角度,介紹了該中心如何致力于將醫生和教授的成果轉變為產品和公司,推動醫療器械的發展。清華大學藥學院原副院長尹航教授分享了他在免疫藥物研發和細胞外囊泡研究方面的進展,同時表達了對科研成果轉化的深刻理解。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陶勇教授結合自身二十余年的眼科臨床經驗和八年的創業經歷,講述了他對精準醫學在眼科治療中重要性的認識,并鼓勵年輕一代勇于追求夢想面對挑戰。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圖靈.達爾文實驗室副主任、哲源科技創始人趙宇教授闡述了計算醫學的重要性,并介紹了其團隊在構建藥物創新技術底座方面的成就,特別是在虛擬臨床試驗方面的突破。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黃飛龍教授講述了他從臨床醫生到創業者的轉變,以及如何通過多學科交叉合作,開發創新醫療器械。最后,嘉賓們就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的關鍵要素進行了探討,包括成果轉化機制、團隊構建、投融資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發言頻頻引起在場觀眾歡呼鼓掌。
圓桌三則是關于醫療創業路徑與實操,主持人是未名企鵝聯合創始人&總裁田瑛女士。五位嘉賓分享了他們的創業經歷、面臨的挑戰以及對年輕創業者的建議。在討論創業中遇到的難題時,微遠基因創始人許騰博士提到了員工心理沖擊和資本環境變化的挑戰,佩德生物創始人谷陟欣先生強調了融資的困難和團隊凝聚力的重要性,觸幻科技CEO禹浪先生講述了在缺乏資金時如何通過創新銷售策略維持公司運營,嘉華藥銳聯合創始人肖云女士分享了創業初心的探索和合伙人選擇的重要性,而主持人田瑛女士自己則提到了作為非專業人士進入醫療行業的挑戰。最后,五位嘉賓為年輕創業者提供了建議,指出了積累經驗、保持樂觀心態、適應變化、股權設計和個人責任感的重要性。他們鼓勵年輕人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追求創業夢想,并保持對創業過程中不確定性的好奇心和應對挑戰的韌性。
在圓桌四——生醫藥青年職業發展路徑選擇的討論中,五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分享了他們的見解和經驗,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博士生嚴子瑩主持該圓桌。許靜教授首先介紹了北京大學健康傳播專業的主要內容,并強調了生物醫藥專業同學學習傳播學知識的重要性。她提到,健康傳播不僅能提升個人的溝通能力,還能促進社會對醫藥領域的認知和理解。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錢永軍研究員討論了生物技術在醫藥創新中面臨的挑戰,尤其是研發周期長和成果轉化慢的問題。他認為,醫藥創新需要更快速的迭代和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多的試錯機會。阿斯利康大區副總監賈振寶先生分享了他選擇醫藥職業的原因,并展望了跨國藥企在醫藥產業中的作用和地位。他強調了跨國公司在推動中國醫療水平與國際接軌中的關鍵作用,并鼓勵在場的學生成為開放的、能夠推銷自己的人。Medcareer創始人李柄樺先生講述了他從醫學生到金融行業從業者的轉變,并分享了在金融行業的工作經驗。他認為,金融行業提供了快速上升的機會,而醫藥投資是一個很好的賽道,尤其是對于有醫學背景的人來說。Dr.伯納德分享了他成為醫學科普up主的經歷,包括他如何通過視頻直播與公眾分享醫學知識。他鼓勵在場的學生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帶入自己的專業,以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的機會。
酒會、交流與合影
在圓桌論壇結束后,參會人員前往酒會地點,品味紅酒美食,欣賞樂曲節目。觀眾們來自不同的生醫藥細分職業領域,在自由交流環節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交換自己的聯系方式,整個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在活動結束時,主持人對整個活動進行了概括性的回顧。至此,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圖 幀尚文化公司代表進行介紹
圖 神舞科技鄭輝先生進行路演
圖 棱鏡微芯陳逸卿先生進行路演
在深入探討了生醫藥領域的創業經歷和職業發展路徑之后,本次論壇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洞見和啟發。首屆論壇為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搭建了一個開放和合作的平臺,主辦方將著力將該論壇打造為品牌性、旗艦性的活動,歡迎各位聯系合作。
本次活動由四川幀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四川幀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坐落于成都。幀尚文化匯聚行業精英,構建了廣告營銷、創意視頻制作、智能化AI技術等多元化專業團隊,分支機構遍布成都、北京、杭州、長沙、廣州等核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