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外語小學率先試點無人機教育 培養未來科技人才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在公共服務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航空應急救援到醫療救護,再到警務安防與政務飛行,無人機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盡管我國在通用航空人才市場建設方面已取得一定進展,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飛行人才和創新型教育、科研人才的缺口依然巨大。為解決這一問題,無人機教育從中小學抓起,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今年四月,中小學無人機教育項目在北京正式啟動,朝陽外語小學成為首批試點校,已將無人機教育納入正常教學課程。該項目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學校后勤裝備管理分會、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未來教育與創新發展專委會、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和首都師范大學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共同策劃,旨在通過“情境任務解決方案”培養未來的無人機人才。
無人機室外實操課堂
“情境任務解決方案”以無人機為技術載體,構建以情景為中心的認知基礎和以任務為導向的學習流程,目標是培養解決方案為導向的學習成果。這一項目與朝陽外語小學超學科融合課程理念高度契合,學校通過此項目,致力于培養面向未來的科技型人才和未來的創造者。
無人機模擬飛行課堂
朝陽外語小學成立于2005年,已有19年歷史。學校倡導“有教無類、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以超學科融合課程為核心、以雙語學習為特色,遵循兒童的天性和節奏,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創造中成長。
學生使用防控近視終端在上課
學校的課程體系包含了超學科融合課程、+課程和書院課程。其中,超學科融合課程是學校的必修課程,遵循2022年新課程方案和新課標要求,堅持素養導向,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打破學科邊界,實現高質量的國家課程落實。
學生日常融合課堂
“+課程”是素質拓展課程和超學科主題活動的統稱,旨在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培養綜合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無人機項目便是其中一部分,通過趣味競技場景激發學生對生物進化與技術進步的興趣,系統教授無人機結構和操控知識,鍛煉學生的心眼手腦協調能力、規則意識、自主優化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
“科技”主題融合課程到科技館進行探究
書院課程是為有特長并期待深入學習的學生提供的平臺,類似傳統書院的集體學習模式。未來,無人機項目也將成為書院課程的一部分,學校將為有天賦的學生提供深入研究、參賽和升學的機會。
室內體能館
無人機教育不僅是智力的啟蒙,更是未來領域探索的起點。開展無人機課程是一項前瞻性的教育舉措,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科技知識,還培養了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北京朝陽外語小學通過無人機課程,為學生提供接觸前沿科技的平臺,相信這些孩子未來能夠成為推動科技發展的新生力量,為國家科技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