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與數字能源人才(陜西)高級研修班 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活動在榆林舉辦
6月5日-6日,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與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共同主辦的“新質生產力與數字能源人才(陜西)高級研修班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活動”在榆林舉辦。
為響應數字中國戰略,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印發的《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緊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需要,增加數字人才有效供給,形成數字人才集聚效應,本次培訓采取專家授課和企業調研相結合的形式,旨在加速培育一批具備能源技術與數字技術融合知識技能的跨界復合型人才,為我國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來自陜西省各市(區)工信主管部門的相關領導、干部,以及陜西省內煤炭、石油、化工、電力等企業相關負責人、技術專家約160人參加培訓。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文鋒,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羌薇分別作開班致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專家委員會專家徐東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顧問魏晟健,全應科技董事長夏建濤,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部副處長汪爽,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何明一,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王進仕,《智慧中國》雜志社副總編趙嫣艷,中國能源傳媒集團發電處主任馮義軍,美林數據董事長程宏亮,全應科技研究院院長熊杰,國聲智庫執行主任徐蘊峰,非洲科學院亞洲辦秘書長林娟,三一重卡營銷公司副總經理肖孝軍等領導、專家出席開班式。開班式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景主持。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丁文鋒在開班致辭中指出,能源產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不僅是全球能源轉型的必然趨勢,更是新時代推動我國能源產業高級化、現代化的關鍵驅動力。這對于提升我國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支撐能源的高質量發展,積極穩妥地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陜西省作為我國重要的煤炭能源產業基地,尤其是榆林地區,其煤炭產能和現代煤化工產業規模均居全國前列,對于我國的能源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雙碳目標的時代背景下,通過人工智能賦能能源產業,大力推動能源產業的數字化升級,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是陜西省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羌薇在致辭中指出,陜西是能源大省,承擔著我國能源保護和能源安全的重任。陜西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加強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努力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優勢。為全面落實數字中國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調研時的講話精神,陜西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加強能源、化工產業數字化的示范應用,推動能源化工龍頭骨干企業深化數字化轉型的應用,打造10個能源化工產業轉型的數字化工程,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集群,打造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應用場景,推廣優秀解決方案和商用示范案例,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陜西省正在全省范圍內加快推進中小企業的數字化企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榆林市正在加快建設國家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全力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我們要用好建設國家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的機遇,扛牢能源保供責任,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定不移的推進能源穩控轉,走出特色鮮明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培訓期間,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文鋒;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徐東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何明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部副處長汪爽;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王進仕;全應科技董事長夏建濤;全應科技研究院院長熊杰;美林數據董事長程宏亮等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先后圍繞新質生產力、數字經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數字能源、大數據應用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入解讀與剖析。專家領導們的精彩授課為參訓學員帶來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動態的同時,也讓學員們認識到新質生產力對于產業升級、能源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讓學員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在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中的巨大潛力和無限可能。
結業致辭中,丁文鋒表示,本次高級研修班聚焦新質生產力與數字人才培養,體現了“新、大、融、智、端”五大特點。“新”體現在研討主題新穎、觀點新穎、案例新穎,聚焦新問題,交流新見解,展示了新質生產力的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大”在于研討的主題重大,涉及國家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宏觀層面,強調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抓手;“融”則體現在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宏觀與微觀的融合,以及政學企多領域的融合,促進了知識的交叉與融合,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多元視角和解決方案;“智”體現在數字化、智能化的廣泛應用和智慧化的發展理念,展示了新質生產力中的智慧元素和創新動力;“端”則是對本次研修班良好開端的肯定,以及對未來持續研修的期望。期望將研修活動延續下去,形成一個不落幕的學習和交流平臺。
最后,丁文鋒強調,數字能源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人才”。數字能源是當前和未來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能源技術與數字科技深度融合,能夠有效提升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能源智能管理、高效利用、清潔低碳。人才作為推動這一領域發展的關鍵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將進一步發揮自身資源與優勢,廣泛聯合社會各界力量,通過聚焦數字能源產業的高端人才培養,為我國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全力助推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6月6日,丁文鋒、羌薇、李國強、夏建濤、趙嫣艷、汪爽、徐蘊峰等領導專家一行,在榆林市工信局領導的陪同下,對延長石油榆神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公司、陜西北元化工集團和國能錦界能源有限公司等四家榆林地區知名能源化工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調研期間,各企業相關負責人,包括延長榆神能化副總劉世雄,陜煤榆林化學總經理段立波,陜西北元化工副總徐生智,以及國能錦界能源副總馬引生等,對來訪的領導嘉賓進行了熱情接待和深入交流。
參加調研的領導專家一行與各企業負責人就企業發展現狀、數字科技賦能能源化工產業的進展和未來趨勢、以及企業數字人才培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夏建濤在調研時指出,加快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構建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力爭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同時,數字人才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企業要高度重視數字人才隊伍的培養。各企業負責人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能源化工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企業贏得未來的關鍵。數字科技的運用不僅有助于提升生產效率,降低企業成本,還能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聚焦人才開發、服務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是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的宗旨和使命。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智庫創新發展專項基金聚焦產業平臺打造、匯聚各方智慧力量、服務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國產業數字化發展。今后,基金會將充分發揮在募集資金、整合資源、影響力傳播方面的獨特優勢,搭建平臺,與各領域、各相關部門的專家、領導建立聯系、開展合作,以平臺賦能區域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數字中國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