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和小米業務升級,重點布局語言康復
近日,國內領先的兒童康復平臺大米和小米(以下簡稱“大小米”)宣布業務升級,重點布局語言康復,推出全新的語言康復產品“米聲”,為所有存在語言發育障礙的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武漢新開6家語言康復中心。
據了解,大米和小米2016年成立第一家兒童康復中心,至今已經發展成為國內一線特殊需要兒童專業干預機構。此次推出“米聲”產品,則是要將服務對象拓展至所有存在語言發育障礙的兒童群體。
大小米負責研發的副總裁王占偉介紹,由于自閉癥兒童常見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障礙,大小米從2016年起就與語言康復專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李月裳教授團隊深度合作,搭建康復課程體系;為保障人才輸送,又與浙江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等8所高校合作,以香港中文大學言語治療師碩士班的課程為基礎,建設人才梯隊,形成了一套集專家、督導、康復師于一體的研發應用機制。
李月裳教授在大米和小米米聲語言康復中心指導
但在服務推進過程中,大小米發現國內兒童語言發育障礙高發,接收并服務了大量語言發育困難的非自閉癥兒童,8年時間服務了超過5000人。李月裳教授說,“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我覺得在自閉癥的處理方面已經比較成熟了,我覺得是時候重點關注兒童領域的其他言語問題,比方說語音障礙、口吃、嗓音等。”2023年7月,大米和小米在廣州珠江新城成立了首家兒童語言康復中心。
“通過珠江新城中心一年的試點,我們發現成立單獨的語言中心,對于幫助更多存在語言障礙的孩子非常有效。”王占偉說,于是,2024年大米和小米開設了北京方莊、武漢香港路、深圳福田、廣州盈豐、上海李子園5家語言康復中心,為存在溝通障礙、發展性語言障礙、語音(構音)障礙、口吃、嗓音障礙和吞咽喂養困難的兒童和家庭提供評估、咨詢和干預服務。
“根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江帆教授課題組在柳葉刀子刊雜志發表的論文估算,普通話背景兒童發育性語言障礙患病率為8.5%,中國每12個兒童中就有1個存在語言發育障礙”,王占偉表示,“米聲”產品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基礎,采用國際前沿康復理念,強調中文語境應用,匯總了國內兒童主要存在的語言障礙類別,建構起普通話專屬的康復體系,是一次針對國內兒童語言發育障礙現狀進行的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