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老國貨蘇州協和公開發聲,行業良性競爭生態亟待建立
9月23日上午,協和維生素E乳生產商蘇州協和藥業,在其公眾號“協和護膚“發布了一封標題為《35年老國貨,被網暴后的自白》的公開信。據悉,該公開信從企業歷史、協和體系、商標來源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公司“協和”商標的由來和始末,同時也呼吁社會辨明真相,給國貨行業更良性的生存環境。
自證清白,35年老國貨也被“網暴”
蘇州協和藥業為什么如此高調發聲?從公開信中不難看出,此舉是對于“協和”品牌長期遭到質疑的回應。據了解,自2019年起,關于“協和”商標真假的新聞就層出不窮,愈演愈烈。而作為協和維生素E乳的生產商,蘇州協和藥業連帶著旗下維E乳也同樣受到了波及。
在公開信中,蘇州協和藥業寫到:從2019年開始,企業“突然”被部分網友質疑使用“協和”這個名字,其產品被網絡定罪為“假冒山寨”(冒用北京協和醫院名義),5年間,大量消費者和渠道供應商被網絡謠言沖擊影響,且沒有停止的跡象。這對于企業和品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甚至幾乎要把企業拖垮。為此,企業只能公開呼吁社會辨明真相。
為了讓廣大網友對品牌及企業有一個詳細的了解,蘇州協和藥業也在公開信中介紹了品牌及產品的由來:蘇州協和藥業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蘇州吳縣保健日化聯營廠”。因"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的全稱又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皮膚病醫院(研究所)",屬于大協和體系,因此企業在1991年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了“協和”商標。
1989年2月:關于成立聯營廠的協議書
值得一提的是,自1991年注冊“協和”商標以來,蘇州協和藥業已經做了35年之久。企業擁有獨立的廠房和生產設備,是一家綜合性功效護膚品企業,旗下的王牌產品“協和維生素E乳”也深受消費者喜愛。
同時,蘇州協和藥業還在公開信中明確表示:雖然蘇州協和、北京協和精細屬于“同源”,但品牌不同,加上蘇州協和多年來為了避嫌,從未在任何場合使用過"北京協和醫院"相關字樣。
夯實自己、攜手并進,共建良性競爭生態
該公開信一經發布,引發了大批關注和熱議。很多網友都表示:事情真相如何暫且不說,為什么這么多企業被逼著自己站出來證明清白?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作為當下企業營銷宣傳及品牌傳播重要的媒介之一,互聯網也是很多產品銷售的重要途徑。有戲言稱:“得互聯網者得天下”,足可見互聯網市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互聯網市場競爭硝煙彌漫,三十六計輪番上,明爭暗斗此起彼伏。這其中,就不乏一些上不得臺面的手段,利用網友們信息篩選不嚴謹、信息時間差等弊端,引導錯誤觀念和認知等,以達到博眼球、賺流量,甚至營銷自己的目的。
短短幾年,國內已經有很多大品牌被迫站出來發聲。當然,面對網暴企業應該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但也不得不引發深思:這樣的競爭是利于行業發展的嗎?當然不是!!以此次“協和”事件為例,從公開信中不難看出,包括蘇州協和在內的很多“協和”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連帶著“協和”兩個字都被網友加上了問號,產品銷量大打折扣。
隨著經濟共同體戰略的沖擊,國外很多品牌大批進駐國內市場,給國貨品牌帶來更大的壓力。令人欣喜的是,近兩年來,國內企業在汽車、消費電子、互聯網乃至游戲等領域,已經打的曾經不可一世的國外巨頭節節敗退,甚至實現了產品出海和文化輸出。護膚品賽道雖然一直是國貨最難啃的骨頭,但也正迎來良好的窗口期。在這個時候,品牌商們應該沉下心來研發、創新,堅守品質,夯實自身的同時,攜手并進,共同擴大國貨化妝品市場份額,利用好諸如“協和”之類的金子招牌,振興自主研發和民族產業,對抗強勢的國際護膚巨頭。
國貨護膚品崛起的道路還任重而道遠。如何破圈?如何捍衛國貨的地位?如何在重重壓力之下走出去?這才是廣大企業家們應該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