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跑出健康人生:舒華體育聯(lián)合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開展運動科普行動
跑步作為一種最常見的運動方式,錯誤的訓練方式可能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
首先,錯誤的跑步姿勢和不當?shù)挠柧殢姸葧黾雨P節(jié)損傷的風險,尤其是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長期積累可能引發(fā)骨性關節(jié)炎。此外,缺乏熱身和不適宜的跑步場地選擇,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和疲勞,甚至影響心肺功能。因此,科學跑步顯得尤為重要,以確保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舒華體育特別攜手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的專家展開主題科普行動,分享科學跑步知識,帶大家重新認識跑步的科學,破除訓練誤區(qū)。在科學跑步的道路上,讓我們選擇合適的訓練方式和訓練裝備,開啟健康和活力的新生活。
跑步是一項周期性運動,也即蹬地、騰空、擺腿、著地、支撐等階段周期重復出現(xiàn),在跑步過程中,腳每次著地會對地面形成2-3倍體重的作用力,此時地面會形成相等的、反方向的力。著地所引發(fā)的沖擊力不斷積累,就稱之為負荷,負荷過大或者負荷連續(xù)積累恢復不足,就會引發(fā)傷痛。沒有人慢跑100米受傷,而是隨著跑步時間延長,容易產生傷痛,根本原因就在于負荷積累。
奔跑少年的跑步訣竅
國家對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的重視日益增強,尤其是在體育測試和中考中的跑步項目。為了提升跑步能力,馮強建議在校外和居家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科學的跑步習慣。他指出,訓練前進行心率監(jiān)控可以幫助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態(tài),從而提高訓練效果。此外,選擇合適的訓練器材和方案,對提升兒童青少年的跑步成績也有顯著幫助。馮強呼吁家長關注這些方法,以支持孩子在體育考試中的表現(xiàn)。
跑步損傷與防護
隨著長跑運動參與者的增加,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率也在顯著上升。調查顯示,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是最常受傷的部位,尤其是髕骨疼痛綜合征和足底筋膜炎等損傷最為普遍。為了預防這些損傷,矯瑋建議新手和肌肉緩沖能力較差的跑者,選擇合適的跑步界面以減輕沖擊。例如,使用具備良好緩沖效果的跑步機,可以有效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幫助跑者安全有效地進行訓練。
注意這兩點,讓你跑的更輕松
周瑞航分享了讓跑步更輕松和高效的兩個關鍵要點。首先,熱身至關重要。適當?shù)臒嵘砜梢约せ钚姆巍⒐趋兰『蜕窠浵到y(tǒng),幫助身體適應跑步強度,減少疲勞和不適感,從而優(yōu)化動作協(xié)調和呼吸節(jié)奏,降低受傷風險,提升運動表現(xiàn)。其次,跑步場地和跑鞋的選擇也影響跑步體驗和安全。選擇硬度適中的平坦地面可以減少對下肢的沖擊,而合適的跑鞋則能改善跑步的均勻性和舒適度。通過關注這兩個方面,跑者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
怎么用跑步機控制體重
黃彩華分享了使用跑步機控制體重的有效方法。她指出,雖然戶外跑步因阻力較大而被認為能消耗更多能量,但在相同速度和坡度下,跑步機的能量消耗與戶外跑步相差無幾。通過調節(jié)跑步機的坡度,跑者可以彌補戶外的風阻。跑步機提供了一個可控的訓練環(huán)境,使得根據(jù)個人目標設計跑步方案變得更容易,包括高強度間歇訓練等。黃彩華強調,減肥不僅是運動,還需結合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制定低熱量、高蛋白的飲食計劃,增加日常活動。她鼓勵大家通過跑步機開啟健康之旅,實現(xiàn)減肥和提升代謝的目標。
跑步損傷與預防
倪國新探討了跑步與骨性關節(jié)炎之間的關系。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主要受關節(jié)易損性和載荷的影響,易損性可能因年齡、損傷史和關節(jié)對線不良等因素增加,而肥胖和過度跑步則會加重關節(jié)負荷。為預防和減緩關節(jié)炎,倪國新建議跑者保持低到中等強度的休閑跑步,尤其是年長跑者應逐漸減少跑步強度。此外,受傷后應及時檢查和康復,避免進一步損傷。對于超重的跑者,他建議結合跑步與非負重運動,以減輕下肢關節(jié)的負擔,從而降低骨性關節(jié)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