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安全、新智慧、新綠色的未來民航——inter airport China 2024機場展共話前沿科技與創新實踐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機場在前沿技術、安全保障、服務提升和環境可持續性等方面的探索,已成為推動民航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現代城市的標志性基礎設施,機場不僅是連接世界的橋梁,更是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通的關鍵節點,為所在地區帶來無限發展機遇。
2024年9月4日~6日,為期3天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機場技術、設備、設計和服務展覽會在北京舉辦。在本屆展會上,各類前沿技術、設備、設計和服務方案悉數亮相,各方代表共同探討和分享全球機場行業的最新成果與流行趨勢。
本屆展會共接待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觀眾4,416人,觀眾滿意度達94%。同期舉辦的第四屆機場行業建設與發展大會,邀請56位國內外重要專家和企業高層發表演講。
現場互動熱烈,科技氛圍感十足,精彩紛呈的展示與深入的技術研討,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在金秋9月滿載而歸。
前沿技術與智慧創新 共繪機場行業發展藍圖
當下,全球航空旅客數量持續增長,對機場運營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屆展會上,記者看到了全球90多家知名企業在機場基礎設施建設、地面支持設備、安檢與安保技術、機場運營管理系統、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多元展品與國際化交融成為展會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作為機場展的長期參展商,Vestergaard公司今年給觀眾帶來了其在電動汽車、半自動除冰及安全領域的創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最新研發的Lidar雷達技術幾乎徹底消除了設備與飛機或人員之間的碰撞風險,為機場行業安全運營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采訪中,Vestergaard公司銷售與市場營銷副總裁Lars Barsoe表示:“我們始終將安全放在產品設計的核心位置。有了Lidar雷達技術,我們可在最優距離對飛機進行除冰作業,確保每一次作業都萬無一失。”
航空業增長帶來的碳排放和資源消耗壓力,同樣促使行業重新審視運營模式和可持續實踐。在Goldhofer公司展臺上,一款AST 2E型無桿牽引車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與其他牽引車不同的是,該牽引車配備了先進的電池系統和電動驅動系統,能夠在零排放的情況下處理重達352噸的飛機。
Goldhofer公司副總裁Stavros表示:“后續,我們還計劃研發‘LINK’遙測系統,增加地理圍欄和遠程控制更新等功能,同時繼續聚焦電氣化和零排放技術的發展,為行業提供更加環保的解決方案。”
除此以外,新技術應用對減輕機場員工工作負擔、減少工作量也發揮著積極作用。例如,西門子物流自動化系統(北京)有限公司研發的創新型行李集裝箱自動卸載機VarioTip,能加速機場地面處理,并將工作人員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浪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泊位引導系統憑借獨特的激光掃描技術和高效可靠的算法,吸引了觀眾的目光。該系統能夠準確將激光掃描器收集到的信息顯示在對面的大型LED顯示屏上,指示飛機停靠在準確位置。這一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減少了人工引導員的工作量,還實現了停泊位自動化,目前已在呼和浩特盛樂機場、山西運城機場落地。蘇州雙祺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飛機散裝貨物半自動裝載機,不僅降低了飛機和行李損壞風險,加速行李和貨物周轉,還能減少員工勞動損傷。
由此可見,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智能化的系統應用,使原本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和處理的工作得以更加高效、精準地完成,有效優化了機場各項運營流程。
本次展會還設置了室外特種車展覽區,面積達2700平方米,威海廣泰、中集天達、吉鑫祥等企業現場展示了近30款機場特種車,展區面積和展品數量均為歷屆之最。這些展品不僅展示了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也為機場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據展后報告數據統計:本屆展會展商總體滿意度達96%,下一屆展會參展意向為98%
深度交流與前瞻思維 探索機場行業未來之路
展會期間,主辦方舉辦了多場高質量專題論壇和特色研討會,如與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機場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攜手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舉辦的未來民航發展論壇、智慧民航數字化發展論壇,包括機場規劃及設計趨勢論壇、機場環境和綠色可持續交流會在內的第四屆機場行業建設與發展大會。這些論壇圍繞機場行業重點領域技術革新、政策洞察和未來發展,為行業人士搭建交流與討論的主題式互動分享平臺,也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場知識與智慧的盛宴。
據不完全統計,通常一個中型機場一天能產生幾十萬條到上百萬條各類數據;大型樞紐機場的數據量則更為龐大,可達到數百萬條甚至上千萬條,這些數據涵蓋航班運營、旅客信息、機場設施管理等各個方面。那么,數據如何“管”又如何“用”,成為目前業內研究的主要方向。為解決行業數據治理的現實問題,近兩年,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受民航局委托陸續研究出臺了《智慧民航建設數據管理政策標準體系》《民航數據管理辦法》《民航數據共享管理辦法》,以“1+3+4+N”體系架構、69項政策標準激發數據要素潛能,為民航業運行管理、經營決策等提供政策指引。
如今,不少機場已經加入到數據治理的行列中。杭州機場數據中心3.0就做到了“統一門戶、區分角色”,公司領導、部門領導和員工三個層級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快速、有針對性地獲取相關信息。杭州機場信息導航部副總經理盧永平說:“數據中心3.0能清晰呈現T3、T4航站樓的旅客人數,生成旅客分布熱力圈。日后,我們還將利用大數據輔助決策,機場數字孿生建設的雛形正在形成。”
值得關注的是,在未來民航數字化發展論壇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負責人宣布,機場歷時兩年編撰的《天府國際機場 智慧機場創新與實踐》即將面世。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這部專著總結了成都天府機場智慧建設的總體架構與方案,將為智慧機場建設者、民航從業人員提供系統、全面且專業的指導。
除了深耕智慧化,加速推進綠色機場理念落實已在全球民航業達成共識。在機場環境與綠色可持續的交流會上,與會專家圍繞碳排放控制、綠色認證以及利用先進技術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等關鍵議題開展深入探討。國內機場積極推行綠色建筑標準,從建筑源頭踐行環保理念;不斷優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引入碳排放監測系統,精準掌握碳排放情況,全方位展現了其在環保領域的不懈努力。國外機場通過碳排放認證(ACA)等多項國際標準,搭建系統化的碳管理框架。這些標準不僅規范了操作流程,更為機場采用創新技術提供了動力和方向,有力推動了全球碳減排和環保目標實現,促進全球環保事業協同發展。
這些論壇和交流會不僅展示了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和理念,更為行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它們就像一個個強大的引擎,推動民航業不斷邁向更加安全、高效、綠色的未來。
沉浸式參展體驗 引領智慧出行新風尚
本屆展會不僅在規模和活動內容上全面升級,還首次推出了多項互動體驗活動,為參展商與觀眾帶來獨特而深刻的觀展體驗。
展會現場的機場安檢模擬體驗區真實還原機場安檢流程,包含擺閘、行李X光機及判圖桌和快速無感預安檢閘機等實景設備,所有設備均模擬實際操作。快速無感防爆探測系統作為核心展品,集身份驗證、防爆檢測、放射物探測、測溫核驗、通行控制、行李掃描和人體掃描七大功能于一體,可滿足航站樓入口安檢的關鍵需求。
一位體驗過安檢模擬的觀眾表示,自己近幾年很少坐飛機,沒想到現在機場的設施這么先進、高效,“有時間我也得飛一趟!”在體驗區,觀眾可自助完成預安檢,僅需要8秒~10秒即可通行。若系統檢測到違禁物品,將及時發出警報并由工作人員處理。同時,現場專家還會講解機場安檢的“通關秘籍”,以增強觀眾的安全意識。
此外,航站樓室內展示區也亮點頗多,以打造人性化、舒適感航站樓為主題,著重展現現代化機場的人文關懷。其中,母嬰室的布置體現了“帶寶寶看世界”的理念,為嬰幼兒旅客提供了安心舒適的空間。
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嬰幼兒乘機人數年均增長率達7.9%,母嬰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智慧公廁作為另一展示熱點,其現代化升級極大提升了旅客的使用體驗,彰顯了“小廁所,大民生”。辦公膠囊為商務旅客提供了更私密的空間,凸顯了人性化服務理念。電動輪椅車則體現了對殘疾人等特殊旅客群體的關懷,其安全性和美觀度較傳統高爾夫車有顯著提升。
隨著全球疫情防控轉段后開放政策的推行和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實施,2024年機場展還為海外觀眾特別推出組團觀展服務,確保他們深度體驗各個展區與展品,充分了解最新的機場技術、設備和服務。與此同時,展會還設置了商務配對環節,為中外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洽談機會,涵蓋機場建設與運營、安防技術、數字化解決方案等熱門領域,并延伸至未來合作的探索,助力企業搶占市場先機,推動全球機場行業創造更多商機。
展會最后一天,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勵展博覽集團共同策劃組織了“未來機場科普日”活動。該活動邀請北京交通大學及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的學生,通過專家講解和互動體驗等形式,讓學生們深入了解新技術如何推動民航業高質量發展。學生們在參觀展臺時,近距離接觸并親身體驗了相關專業設備,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收獲頗多。
此次展會通過多元化的互動體驗區,為觀眾帶來了全面的智慧機場出行體驗。從安檢模擬到人性化設施展示,再到科普活動,無不展現了未來機場在科技與人文融合方面的創新與關懷,為全球機場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民航報 記者李佳為)
掃描二維碼獲取完整版《inter airport China 2024 展會報告》
有關inter airport China 2025年展會和活動計劃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請關注展會微信公眾號【interairport 機場展】
或點擊展會官網:https://www.interairportchina.com/
展會相關咨詢:岳靖然 先生 021 223 17015
最后感謝各位業界人士的信任與認可!
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