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院后勤大會召開,新大正醫療后勤服務如何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10月25日,由中國醫院協會后勤專業委員會主辦、重慶市醫院協會后勤管理專業委員會協辦的全國醫院后勤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二十八屆學術研討會在重慶隆重舉行。
據悉,此次會議為期三天,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有1個主題報告、8個專題,分別圍繞醫院后勤相關主題展開專題論壇交流。
會議同期召開了中國醫院協會后勤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來自全國各地醫院后勤、醫療輔助、醫院物業管理等行業的領導、專家、協會負責人、企業負責人近2000人出席,新大正物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968.SZ)(下稱:“新大正”)受邀參加本次大會。
(全國醫院后勤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二十八屆學術研討會 開幕式現場)
行業專家學者匯聚
共話醫院后勤服務轉型發展
隨著醫療事業的進步和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對后勤管理專業化、現代化要求不斷提高,與此同時,醫療患者對醫院后勤管理和服務的要求,也在相應提高。
10月26日,大會開幕式上,重磅發布了《2024年中國醫院后勤服務行業分析與發展報告》,凝聚行業智慧、服務行業發展、助力行業改革。
《報告》立足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與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聚焦行業發展的焦點、難點、痛點,編制過程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565份,以數據說話,用案例展現,真實客觀反映后勤服務行業的現狀和水平,提煉和呈現后勤服務改革發展中的創新實踐,形成了首部全國醫院后勤服務行業的“集體照”和“參考書”。
(2024年中國醫院后勤服務行業分析與發展報告 正式發布)
主題報告環節,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副主任陳虎分享了當下慢病/多病共存的時代,如何迎接老齡化與多重慢病的挑戰,為醫療健康服務變革、醫療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創新方向和建設指引。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副主任陳虎,發表主題演講)
專家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引領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其在醫院后勤服務領域的應用也步入廣泛普及的新階段。比如醫藥配送機器人、智能清掃機器人以及醫養一站式智慧服務中心等,這些創新手段極大地促進了醫院后勤管理與服務的進步。
“智慧”與“生態”并驅
新大正醫療后勤服務創新思考引發關注
在此次大會同期舉辦的重磅分會場上,新大正物業集團市場營銷中心負責人汪英武作主題演講,他通過“在醫院迷路的76歲老人”、“不敢就醫的張師傅”、“逐步消失的空床率”3個故事,闡述了《智慧+生態,助力醫療后勤服務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下,新大正的創新思考路徑。
(新大正物業集團市場營銷中心負責人汪英武,發表主題演講)
3個故事,用真實場景生動表達了新大正通過標準化就醫動線管理和SOP全員培訓、慧鏈云-醫院AIOT平臺(設備感知平臺)應用、以及居家康護在線監控產品平合運營等多方面在就醫空間的運營和服務管理中所做出的創新。
汪英武提出,新大正智慧醫療后勤服務有三大價值主張,提升醫患的服務體驗價值、提升醫院的資產運營價值、提升醫療的顧客引流價值。新大正通過線上線下系統的規范管理、精細管理、智慧管理、創新增效,助力醫院后勤服務智慧升級、高質量發展。
汪英武的發言,引發現場不少行業學者和專家大咖的關注和思考——
探索新時代醫院后勤發展新動力,注重“智慧”,已然在醫療后勤服務領域引起大眾共鳴,這也是諸多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打造和諧、高質的醫養環境,“生態”同樣至關重要,兩者并驅,才能穩健推動醫療后勤服務向高質量、高標準邁進。
誠然,高質量的醫療、醫養環境,離不開醫院自身的業務水準,更離不開后勤管理團隊的努力。二者相互成就,相互依賴,相互促進。
大會上,部分與會專家,他們對此也發表了真知灼見。
其中,中國醫院協會后勤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四川泰康醫院副院長謝磊認為,醫院后勤智能化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與此同時,智能化系統需要回歸基礎管理,從而提升醫院智慧管理,安全管理,以達到精細服務的目的。
重慶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楊蓉評價了醫院后勤服務代表單位新大正,她說:“在醫院后勤服務中,像新大正這類第三方的物業服務企業,已經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升級、管理優化等手段,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為共同構建更加安全、高效、人性化的醫療環境貢獻力量。”
新大正專注公建領域,近年來,已經將醫療后勤服務作為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并持續深拓其服務領地,助力中國的醫院后勤發展。
新大正的醫療后勤服務,堅持以“先做客戶人,再做新大正人”為服務初心,強調回歸經營本質,在做好基礎服務的同時,堅持創新思考和運用,走出了一條“標準化、專業化、智慧化”的發展道路。
新大正醫療后勤服務,如何走出“標準化、專業化、智慧化”之路?
此次大會上,新大正特地在會場設置了展臺,向參會人員講解新大正醫療后勤服務的發展情況。
(新大正現場設置展臺講解介紹)
我們了解到,新大正在醫療后勤服務方面經過10多年積淀,已形成具有明顯辨識度的標準化、專業化、智慧化,成為創新型醫療后勤服務標桿。鳳凰網對此進行了深度觀察。
首先,標準化。
新大正各醫院項目主要體現在為醫院提供環境管理、秩序維護、設施設備維護、醫藥配送、醫廢清理、綠化養護等多種非臨床輔助支持。公司通過制定嚴格的服務標準、加強員工培訓、建立快速響應機制等措施,確保為客戶提供規范、安心的服務。
(醫藥配送服務)
今年上半年,新大正選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作為標桿項目落地,獲得了院方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標桿項目啟動會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劉剛副院長就說到:“所有物業人員都是醫院對外服務的窗口,良好的服務才能提升醫患的感受。”除此之外,重慶市人民醫院也在新大正的標桿項目打造過程中。
打造內容不僅涉及標識、工具的標準化,更重要的是提升管理團隊和員工的服務心態,實現服務的標準化、個性化。讓客戶切實感受到服務品質提升的同時,員工也可更好掌握客戶需求,做到每個環節、每個流程實行系統化、標準化執行到位,并在相同業態項目進行推廣,真正實現標準化打造的可復制、可落地。
(120非急診轉運服務)
其次,專業化。
在專業化管理上,新大正在各醫院項目實施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將每個應用單元作為獨立經營單元;實施小區域協同管理。管理團隊方面,采用師徒制教學模式,在企業中推廣并取得良好效果。
在專業化服務上,新大正是內業較早使用三色拖把和四色毛巾清潔管理系統的單位,實現一房一拖;公司還率先提出在醫院使用塑立得地面防護系統,該系統的材料硬度、強度較高,操作一次可維持一年,可以為醫院創造更加安全、衛生、舒適的醫療環境。
(針對各類材質地面差異化養護)
在個性化服務上,新大正針對不同醫院的具體需求和特殊場景,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方案。例如針對重慶等山地城市的地形特點,對清潔和運送機器人的輪子進行改造,使其更好地適應坡地環境,既保證了服務質量,又降低了維修成本;在噪音控制方面,對運送機器人等設備進行優化設計,減少運行時的噪音,為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更加舒適的環境。
新大正的醫療后勤服務,持續為醫院的發展“做加法”、“強賦能”,也能擔起“補位者”的角色。
今年9月,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化龍橋主院區正式啟用,為保障啟用儀式的順利進行,新大正緊急調派人員,組成“活動保障團”,在明確分工下,制定應急預案、確定接待細節、把控環境清潔等,全力以赴,保障了院區的順利啟用,高標準護航院區活動。目前,新大正已服務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一院三區(較場口、儲奇門、化龍橋院區)的物業服務,持續推動著雙方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邁進。
日常服務中,新大正醫療后勤服務還結合集團優勢和客戶資源,暖心提供醫院到家的延續服務。
(醫院項目護工服務)
最后,智慧化。
新大正醫療后勤服務積極引入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醫院物業管理的智能化升級。
在數據分析與優化方面,通過“慧鏈云”系統,運用智慧物業管理平臺,實現運送流程的數字化管理;并建立一站式服務中心,通過智能化系統收集并分析設備運行數據,幫助管理者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如優化清潔路徑、合理調配工作時間等,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在智能設備應用方面,引入智能掃地機器人、運送機器人等設備,打造“智慧衛生間”,不僅能夠大幅減輕人工勞動強度,還能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和清潔質量。
(打造項目一站式服務中心)
雄厚的綜合實力和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以及這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正為以新大正為代表的物業企業打造新型醫療后勤服務新標桿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賦能共創新時代美好生活。
這場特殊的馬拉松,和會議一起丈量了“希望之路”
10月26日下午,一場特殊的“酷跑活動”在渝舉行。該活動由新大正組織,邀請了此次中國醫院協會和醫院后勤服務領域的與會嘉賓們近20人共同參與。
大家在近10公里的酷跑過程中,打卡了最具山城特色的濱江風景,以實際行動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要求,號召社會大眾共同保障健康權益。
(酷跑活動參與人員合影)
新大正醫療后勤服務,“智慧”+“生態”助力醫療后勤服務高質量發展
新大正的醫療后勤服務發展起源于重慶,現已覆蓋華東、華中、華北等全國多個地區,服務項目細分為醫院和養老模塊,強調醫養結合的重要性,其綜合優勢正逐漸顯現。截至目前,公司已為全國近100個醫療后勤服務項目提供服務。
新時代下,客戶的需求趨勢是物業的高品質。未來,醫療后勤服務領域和物業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智慧升級和生態建設。新大正的醫療后勤服務,將為行業醫療后勤的差異化發展樹立一個“全新”的標桿,助力中國醫療后勤服務領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