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培育"數字基因"數字經濟立法
數字經濟是浙江省的“一號工程”,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浙江省人大常委會近日表決通過了《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該條例將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月,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5.3%,比規模以上工業提高13.4個百分點,帶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6個百分點,新動能強勁。
為了使總規模達萬億元的數字經濟有更好的發展前景,立法保障是重中之重。
《條例》對數字村莊、數字教育等熱點問題作出了積極回應。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例,網絡學習平臺和開放課程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網絡教育的發展,凸顯了教育領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對此,《條例》還提出,“縣級以上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教育領域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校園建設,加快數字技術與教育管理、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各類合格學科開展網絡教育,培育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為使城市更加智能化,《條例》注重“城市大腦”的應用和推廣,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城市交通、安全建設、醫療衛生、生態環境保護、文化旅游等領域的綜合應用。杭州城市大腦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永勝說,“我們很高興看到,條例中也明確了‘城市大腦’的定位和要求。把數字成果應用到城市治理中,進一步提高治理水平和效率。“
”條例最大的亮點是,超越了個別部門,帶動了全省和有關部門、政府機構的互動和協調。浙江傳媒大學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院長方興東說,這一制度創新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未來釋放的力量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