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海川機器人丨中國制造正向中國創造邁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來源:人民日報
進入山東濟南某生產車間,待組裝的產品應有盡有,工人們有序地進行生產操作,一派繁忙的景象。今年以來,機床市場喜訊頻傳,先后與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簽訂了總價值超過5億元的產品訂單,迎來了一季度的良好開局。
制造業綜合實力達到新水平。
在山西太原,薄紙“手撕鋼”已廣泛應用于各種高精度設備制造行業;在西藏林芝,輔助電源、控制診斷和安全監測等新技術幫助復興一號高原動車組駛向雪域高原;在白鶴灘水電站,自主研發的世界上單機容量的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在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制造業增加值由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2年居世界首位。中國工業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和666個亞類。它是世界上一個擁有聯合國工業分類所列所有工業類別的國家。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一批有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143家中國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比上年增加64家,其中工業企業73家。高鐵、核電、4g/5g等系統走出國門,“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影響力持續提升。
重點領域創新取得新突破。
“蛟龍”入海,“嫦娥”探月,“神舟”升空,“祝融”探火,“西河”日復一日,“天河”穿行星辰,“北斗”聯網;大型飛機的首次飛行,10000米載人深潛器和極地破冰研究船的完成和交付,世界上的5g網絡,以及5g最終用戶占世界80%以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重型裝備誕生,一批重大裝備取得突破,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平行領先階段。
中國已建成21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2個國家和地方共建的制造業創新中心,223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年,光伏、風電、造船等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集裝箱產量同比增長110.6個百分點,芯片產量同比增長33.3個百分點;新顯示器、工業機床、新材料等領域的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工業機器人和太陽能電池分別同比增長44.9%和42.1%,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長約1.6倍。
免費咨詢:18924022066
產業結構優化邁出新步伐。
5g專網全覆蓋、自動巡檢機器人、遙控無人采礦等智能應用,讓數百米深的礦井更加安全;得益于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的訂單交付率、能源利用率和庫存周轉率都有所提高顯著增加;數字化轉型后,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作和面向服務的擴展等新的集成開發模式和格式在傳統企業中蓬勃發展
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制造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對上述指定產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從年的11.8%和31.8%提高到年的28.6%和45%。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進一步推進。截至12月底,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3%和74.7%,分別比上年提高30.7和25.9個百分點。節能降耗減排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總量下降16個百分點,同比下降5.6個百分點。
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增加,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小家電制造商不得不面對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模式,這對生產線的要求越來越高。由于機器人的易用性、高精度和部署,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選擇使用機器人代替手動或專用機器進行自動升級。 可以通過簡單的編程控制機器人本體,限度地替代手工作業,解放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完成生產線的二次部署。廣泛應用于小家電的堆垛、裝卸、沖壓、切割、焊接等工序,實現了多元化、兼容、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
工業物聯網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