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影智能攜手華西醫院推出中國首套肺結節分級標準
移動肺癌篩查推動華西經驗廣泛下沉
10月8日-9日,以"精準醫學前沿技術與產業創新"為主題,第八屆成都精準醫學國際學術論壇在錦江賓館舉行。本屆論壇由四川大學主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西部醫藥技術轉移中心聯合承辦,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協辦。論壇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以下簡稱"華西醫院")和聯影集團聯合推出智慧健康管理移動車,該移動車特別搭載了由華西醫院和聯影智能共同打造的以首個中國版Lung-RADS&肺結節良惡性預測評估為核心的肺結節篩查和報告系統,助力將華西醫院的優質資源與專家經驗下沉基層,賦能健康中國。
第八屆成都精準醫學國際學術論壇
根據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2020年中國肺癌新發人數82萬,死亡人數71萬,新發數和死亡數均居中國十大癌癥之首。在我國,肺癌5年總體生存率為19.7%,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為70%~90%,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在10%以下,我國大部分肺癌患者確診時已處于中晚期,由此可見肺癌防治已是迫在眉睫。然而肺癌篩查與診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如何對肺結節分級并精準判定良惡性、如何對微小肺結節診治和全流程隨訪管理、如何讓肺癌篩查覆蓋更廣泛的人群都是推進肺癌防治工作的重大難題。
中國首套肺結節分級標準、良惡性預測、智能報告三大AI系統發布
應對中國人肺結節精準診療和管理難題
肺結節分級作為輔助醫生評估肺結節良、惡性的參考指南,對醫生給出治療、隨訪和預后意見均具有指導作用。肺部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lung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Lung-RADS)是2014年由美國放射學會公布的用以標準化肺癌篩查管理的范疇體系,以結節種類、大小、生長狀況作為標準進行等級劃分來區別由高危到低危的結節。
但在本土臨床實踐中發現,國際版Lung-RADS分級閾值設定不適用于中國人的數據分布,與醫生的臨床評估有偏差,難以給出精準診斷,影響后續治療方案,且國際版Lung-RADS未與人工智能算法融合,實際應用中還須醫生手動分級,所以在本土臨床難以落地,效用有限。
為探索出一套適用于中國人的肺結節診斷分級標準,華西醫院與聯影智能合作,基于數十萬級影像數據、臨床參數和病理結果,打造出中國版Lung-RADS肺結節AI評估系統,對肺結節進行低、中、高危、極高危的精準分級,這是首套中國版Lung-RADS肺結節分級標準,專為中國人肺部"獨家定制"參考指南,有效輔助醫生精準診斷肺結節。
在談到中國版Lung-RADS的探索與制定,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表示:"中國版Lung-RADS采用了多中心標準化大數據為基礎,旨在精確指導臨床診斷,更具先進性和科學性,不僅具備推廣價值,還富有學術價值。"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發言
對肺結節進行分級的主要目的,是輔助判別良惡性,但通常病理結果才是臨床上對良惡性結節判定的金標準。為提高AI判別良惡性的精準性,華西-聯影智能創新性采用病理數據作為金標準,聯合研發肺結節良惡性AI預測評估系統,判定準確率可達88.3%,應對在胸部CT圖像中難以區分結節良惡性的難題,并將相應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
此外,肺結節的生長速度與病變的性質以及其他因素有關,不同結節的生長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肺癌早篩中如何根據結節進度變化而合理把握患者隨訪時間則尤為重要。為更好地掌握結節"生長規律",華西-聯影智能基于惡性結節生長的體積倍增時間(VDT)和質量倍增時間(MDT),首次對倍增時間進行分組,建立多層級惡性進展快慢模型,輔助醫生跟進患者病情變化,對肺小結節正確評估及全流程隨訪管理,同時也為患者提供隨訪時間參考,避免患者因為焦慮結節進展而出現不必要的過度隨訪。
為了讓醫生和患者更全面、清晰地掌握情況,聯影智能與華西醫院還推出具有科普意義的肺結節報告系統。在囊括上述所有內容以外,還提供患者的肺部三維重建圖像和如密度、大小、CT值等結節全維信息,此外還增設了正確認識肺結節和肺癌的科普教育內容,對肺癌高風險人群特征和高危因素逐一列舉,提升患者對疾病早診早治的意識?;颊咦鐾隀z查后就能立刻獲取檢查報告,圖文結合、信息全面的報告內容具備極強的可讀性,幫助患者理解病情,降低醫患溝通成本。
AI搭載聯影"智慧健康管理移動車"
助力基層地區早癌篩查
由于醫療資源匱乏、出行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后等問題,基層民眾的體檢率較低,癌癥預防與篩查意識也相對薄弱。而傳統的早癌篩查方式主要還是依賴于影像醫生的判讀和組織樣本的病理學檢測,基層地區缺乏充足的檢驗設備和專業化的醫生,大范圍開展早癌篩查工作難免力不從心,因此AI智能化產品賦能早癌篩查必不可少。
此次論壇,已投入廣安市使用的聯影醫療智慧健康管理移動車正式亮相。該移動車基于便攜性、一站式、智能化等特性,搭載適用于各類復雜地形的車載多病種診斷設備,穩定可靠地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基層,解決基層地區患者疾病篩查的問題。車內所安裝的智能天眼CT、便攜式超聲、十二導聯心電圖機、生化分析儀、血細胞分析儀、肺功能儀等多病種診斷設備,能夠為基層民眾一站式提供多模態專病移動篩查,較大程度惠及患者。另外,智慧健康管理移動車結合云平臺和專網傳輸,將基層地區醫療機構與華西醫院遠程互聯,實時獲取診斷報告與初步診療意見。
智慧健康管理移動車內部圖
為更好地解決基層地區早癌篩查的種種難點,聯影智能率先將肺結節篩查和報告系統和中國Lung-RADS&肺結節良惡性預測評估系統搭載進智慧健康管理移動車,借助其移動化的優勢,將優質的醫療資源送入千家萬戶,讓基層民眾不用來回奔波就能獲得華西AI醫生的"上門服務",幫助基層地區癌癥篩查水平躍上新的臺階。
此次聯影智能和華西醫院的成功攜手充分發揮了產醫協作的優勢,以早癌篩查為導向,以華西經驗為基礎,以AI技術為牽引,以智慧健康管理移動車為依托,真正落實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輔助早癌篩查的精準和高效,推動基層地區早篩的可及性。未來,聯影智能和華西醫院將持續加大融合創新,合作探索出更具原創性、引領性的技術成果,賦能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