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領:中國紅外熱成像技術必將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天下云科技
2022-10-27 19:31 來源: 互聯網
天下云科技:
“隨著紅外熱成像技術日漸成熟,紅外鏡頭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在,我國已經可以獨立研發與國際主流對標的各種形式的紅外鏡頭。當前,紅外鏡頭已經成熟地運用在醫療衛生、安防監控、森林防火、電力巡檢等多種領域。中國的紅外鏡頭研發制造在全球已經處于領先行列,因此中國紅外安防的集成商在全球也處于上游水平。”楊天領補充道。
談及未來中國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發展,楊天領表示,“紅外熱成像技術與紅外鏡頭技術的發展應當是相輔相成的。隨著國內紅外探測器技術的發展,逐步打破西方世界對我們的技術封鎖,中國國產的紅外探測器產品已經可以正面對標西方老牌產品,絲毫不落下風。當前,中國國產的紅外鏡頭完全能夠勝任主流的民用應用,也已經出口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很多應用場景。但在更高端應用市場上,我們的產品與西方先進產品水平還存在一些差距,我們還需跟隨先進技術的發展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不斷向前。”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樊俊卿】近年來,光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的發展帶動了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術等技術領域的加速演進,同時,光電子信息技術也對現代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基礎支撐作用。
8月5日,在年中國(北京)國際高新技術交流展洽會暨第十一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上,北京藍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楊天領在接受環球網科技專訪時表示:“雖然我國紅外熱成像技術起步較晚,但中國紅外熱成像技術必將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北京藍思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紅外熱成像鏡頭的科技企業,涵蓋紅外熱成像鏡頭的設計、制造、銷售、裝配等各個環節,成立至今已有十幾年的企業歷史。楊天領介紹稱:“紅外熱成像原理與我們日常拍照所運用到的可見光成像原理有所不同。在自然界中,有溫度的生物體會以紅外光的形式將自身的熱量發散到周圍環境中,如果能將這些發散到空中的含有熱量的紅外光通過紅外探測器進行收集,并通過鏡頭匯聚成像,便是我們常說的紅外熱成像技術。紅外熱成像技術最終所反映出來的是該生命體的溫度信息,不同的溫度在成像上的亮度也有所差異,溫度越高、亮度越大,反之則越暗。”
測溫產品大全svserve
中國紅外熱成像技術起步很晚,真正進入大眾視野是紅外體溫計的大面積應用。這種體溫計利用紅外線技術,在不需要緊密接觸的情況下便能吸收人體輻射的紅外線,將紅外熱輻射聚焦到檢測器上,檢測器將輻射功率轉換為電信號,該電信號在被補償環境溫度之后可以溫度為單位顯示。這種新型體溫計因其無需直接接觸的特性,極大的降低了醫護人員被交叉感染的風險,保護了醫護人員的安全。隨之而來的,我國的紅外熱成像技術也獲得了一次飛越的好機會。“隨著紅外熱成像技術日漸成熟,紅外鏡頭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在,我國已經可以獨立研發與國際主流對標的各種形式的紅外鏡頭。當前,紅外鏡頭已經成熟地運用在醫療衛生、安防監控、森林防火、電力巡檢等多種領域。中國的紅外鏡頭研發制造在全球已經處于領先行列,因此中國紅外安防的集成商在全球也處于上游水平。”楊天領補充道。
談及未來中國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發展,楊天領表示,“紅外熱成像技術與紅外鏡頭技術的發展應當是相輔相成的。隨著國內紅外探測器技術的發展,逐步打破西方世界對我們的技術封鎖,中國國產的紅外探測器產品已經可以正面對標西方老牌產品,絲毫不落下風。當前,中國國產的紅外鏡頭完全能夠勝任主流的民用應用,也已經出口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很多應用場景。但在更高端應用市場上,我們的產品與西方先進產品水平還存在一些差距,我們還需跟隨先進技術的發展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不斷向前。”
www.nvserve.com
責任編輯:xiaoxiwang
【慎重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大眾時報網"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精彩推薦
精彩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