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鉑醫藥宣布巴托利單抗治療全身型重癥肌無力III期試驗積極研究結果
和鉑醫藥(股票代碼:02142.HK),一家專注于腫瘤及免疫領域創新抗體療法發現、開發及商業化的全球生物醫藥公司今日宣布,巴托利單抗(HBM9161)治療全身型重癥肌無力(gMG)的III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研究結果。這是公司發展歷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標志著和鉑醫藥首款完成III期臨床試驗的產品正式進入商業化準備階段,有望盡快惠及中國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患者。
該關鍵臨床研究旨在確認巴托利單抗在治療中國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患者時的療效及安全性。III期臨床試驗結果符合主要研究終點及關鍵次要研究終點,同時其治療總體上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號。這是巴托利單抗在全球范圍內的首個關鍵性試驗積極結果。
巴托利單抗臨床試驗首席研究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趙重波教授表示:"FcRn靶點是目前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治療領域的關注熱點,而巴托利單抗為首個在中國全身型重癥肌無力人群中被證實屬有效及安全的抗FcRn療法。繼II期臨床研究取得積極結果之后,和鉑醫藥的巴托利單抗III期臨床研究通過申辦方、研究者和受試者的共同努力,在新冠疫情期間克服種種困難,10個月完成132例受試者入組,并于2023年1月14日完成最后1例受試者出組訪視,在中國重癥肌無力人群中獲得了令人振奮的療效性和安全性數據,體現了其起效快、改善程度深和安全性好的特點,是中國第一個成功的重癥肌無力治療關鍵性臨床III期研究,為相關新藥研發樹立了新的里程碑,通過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進一步夯實了FcRn拮抗劑在重癥肌無力治療中的地位,同時展示了中國臨床研究者獨立組織完成創新藥在罕見病領域高質量臨床研究的強大能力。"
和鉑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勁松博士表示:"這一突破性療法為由致病性IgG介導的各類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帶來了重大進展,能滿足當前巨大的醫療需求,尤其體現在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患者中,進一步填補治療空白。
過去幾年間,盡管面臨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我們仍秉持承諾、高效推進,在既定計劃內不斷收獲巴托利單抗的優異臨床數據。該項臨床試驗的成功,證明了整個和鉑團隊的臨床開發能力和以患者需求為中心的創新奉獻精神,同時更反映出公司穩步擴大的商業價值。我們對巴托利單抗未來的應用前景充滿信心,期待其能盡快惠及病患。我們也將繼續基于公司核心平臺價值,發揮創新研發能力,加速推進全球臨床管線開發,以提升全球患者的生命質量。"
巴托利單抗于2021年初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授予的"突破性治療認證",并于同年8月完成針對中國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患者的概念驗證研究。2022年10月,和鉑醫藥與石藥集團全資子公司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在大中華區共同開發巴托利單抗,和鉑醫藥負責巴托利單抗在中國針對全身型重癥肌無力的全完整臨床實驗的設計與執行, 并將根據產品年度凈銷售額獲得分層銷售提成。
關于全身型重癥肌無力(gMG)
重癥肌無力(MG)是一種由抗乙酰膽堿受體(AChR)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和抗肌肉特異性酪氨酸激酶(Anti-MuSK)IgG等抗體介導的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疾病導致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受損,表現為骨骼肌收縮無力。患者常有眼肌表現,約85%的患者會出現眼肌以外的癥狀,發展為全身型重癥肌無力(gMG),甚至發生肌無力危象。
目前MG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膽堿酯酶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但其療效及安全性不能滿足各類患者的臨床需求。減少致病性IgG自身抗體是MG治療中一種病理生理機制驅動的解決方案,如血漿置換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等,然而,該類治療方案由于可及性、安全性和經濟成本等問題導致臨床仍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需求。
關于巴托利單抗(HBM9161)
巴托利單抗(HBM9161)是一種全人源單克隆抗體(mAb),可阻斷FcRn-IgG相互結合,加速體內IgG的清除,從而達到有效治療致病性IgG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在重癥肌無力的II期研究中,巴托利單抗可快速、顯著地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早期研究表明巴托利單抗具有良好耐受性,可迅速降低多種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體內IgG水平。
關于和鉑醫藥
和鉑醫藥(股票代碼:02142.HK)是一家專注于腫瘤及免疫性疾病領域創新藥研發及商業化的全球化生物制藥企業。公司通過自主研發、聯合開發及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快速拓展創新藥研發管線。
和鉑自有的抗體技術平臺Harbour Mice?可生成雙重、雙輕鏈(H2L2)和僅重鏈(HCAb)形式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基于HCAb抗體平臺開發的免疫細胞銜接器(HBICE?)雙抗技術能夠實現傳統藥物聯合療法無法達到的抗腫瘤療效。Harbour Mice?,HBICE?與單B細胞克隆篩選平臺共同組成了和鉑的下一代創新治療性抗體研發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