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助力武漢市中小學AI實驗教學落地賦能
摘要:武漢市中小學智慧課堂展示交流活動在市四十九中成功舉辦
報告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而加強和改進中小學信息科技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由之路。我國基礎教育階段一直重視人工智能教育,自《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和《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均將人工智能納入中小學信息科技教育的課程體系中。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發布,是高中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實驗教學落地的有力支撐;而義教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則強化了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遞進。兩者共同形成了小、初、高一體化的信息科技教育課程體系,共同組成了學習數字素養與技能教育的核心載體。兩項標準相繼頒布,是基礎教育對信息時代變革的適時回應,對我國提升全民素養、夯實科技人才培養基礎具有里程碑意義。
為了幫助教師落地落實高中人工智能實驗教學,以及深度解讀義教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助力老師學校順利開展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工作,2023年3月3日,由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武漢市青山區教育局與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聯合承辦的“武漢市中小學智慧課堂展示交流活動”在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隆重舉行。來自武漢市教科院的各位領導、特邀專家,青山區教育局領導,各區教研室、電教站負責人及教研員,部分相關學科教師共計120余人在線下、八百多位教師在線上參加了本次交流活動?;顒影瑘鲳^參觀、聽課說課評課、專家報告等多項內容。
據悉,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是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智慧校園全國示范校、武漢市首批“四星級智慧校園”。不僅硬件一流,在智慧校園的建設中,更是不斷發展“暖科技”,重應用、重服務,在“軟件”上不斷追求新的高度。
參觀中,學校的人工智能實驗室等設施及智慧教育成果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智能化教學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實驗做支撐,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實驗教學,成為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工智能實驗室則是實驗教學的主戰場,讓信息技術擁有了自己的新形態,也讓高中人工智能實驗教學課程在此得到了最好展示。
活動中,來自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的信息教師陸航老師,帶來了一場高中人工智能實驗教學研討課-《讓機器讀懂中文》。陸老師通過演示近期熱火的“chatGPT”對話功能,引導學生思考“人工智能是如何做到對話的?”通過趣味引入點,將理論和實踐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使用威盛人工智能實驗學習平臺,實際操作體驗好玩的在線生成詞云圖,并通過學習平臺理解文本挖掘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中文分詞工具的搭建、使用和優化,讓孩子們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學習前沿技術應用。注重創設真實情境,引入多元化數字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鼓勵“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校長胡正茂介紹,學校高度重視智慧校園建設工作,用行動不斷繪制學校章程中的“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建設智慧校園”宏圖。在智慧校園建設中,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應用驅動、堅持融合創新、堅持示范引領”,智慧生態得到不斷優化。
專家報告中,教育部高中課程標準信息技術學科核心專家組成員,首都師范大學樊磊教授從信息技術實驗的意義與價值、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的挑戰、信息技術實驗類型與規范、信息技術實驗室建設等四個方面,談了高中信息技術實驗教學與實驗室建設的認識和建議。
樊磊教授表示:實驗是達成素養與技能目標的重要途徑,是成為從技術到技能、從知識到素養的一條重要通道。信息技術課程倡導基于項目的教與學新模式,通過信息技術解決真實場景問題達成素養要求,實驗應為此提供充分的基礎及支撐。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直觀且深入地理解信息技術背后的科學原理、技術突破及應用創新,激發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興趣。高中信息技術實驗教學沒有捷徑,必須走出一條有別于體驗性、過程性的實踐活動、完成任務或應用項目的非常規之路。
樊磊教授還表示:信息技術實驗教學與實驗室建設是與教育數字化轉型和課改進程高度相關的一個長期實踐-探索-優化的過程,應與信息技術新課程的整體生態建設同步規劃和實施。作為體現信息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窗口,需要更多像威盛這樣的社會化力量,將各種人工智能實驗教學解決方案,投入到建設當中,以滿足各個設施條件不一的學校進行人工智能實驗教學,幫助從事人工智能課程教學的老師提升自信心。
當天下午,由武漢市教科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研科丁軍主任主持,“武漢市中小學信息科技新課標分享交流”活動在四十九中同步舉行。樊磊教授也從專業角度對“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進行了剖析,圍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六大主線、課程內容模塊、跨學科主題、學段設置及實驗教學要求等方面,對信息科學的科學性和信息科技課程的科學性進行了解讀。并對義教課標下中小學校信息科技實驗室建設的問題,與現場老師們進行了熱切的交流討論。
對此次活動,武漢市教科院院長丁華鋒在發言時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強調指出: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數字技術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階梯!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進一步強化培訓、進一步推進數字應用,讓數字技術為教育教學改革賦能。
一直以來,威盛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不斷推進研究實踐、經驗積累和應用打磨,全力推動高中人工智能實驗教學的落地,并打造出具有AI特色的實驗教學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實驗箱以及配套實驗指導用書。這套解決方案緊貼義教課標,適配普通高中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全部實驗,不僅幫助學生進行理論兼具實踐應用的項目式學習,還幫助教師、學校建立個性化、多元化的AI學習環境,切實解決學生、老師、學校三方在高中階段人工智能學習、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除此之外,針對義教信息科技課標各學齡段的課程目標以及能力要求,威盛教育依托自身強大的技術優勢賦能AI教育產品,結合近幾年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積攢的豐富經驗,為中小學打造了適配性方案,包括:擁有豐富場景和趣味實用的小栗方AI學習機,集“管、教、學、練”多位一體的威栗云人工智能教學與實踐平臺,以及能夠進行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結合應用實踐的小栗方AIoT套裝。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民族強。威盛教育負責人表示:“作為人工智能教育企業,我們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各種AI教育落地中所面臨的難題,幫助學生、老師、學校以及家長,提供精準的解決方案。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教學產品及課程的研發升級,為AI教育發展多樣化帶來突破,為孩子們的未來世界,提供更多可能!”